第65章(2 / 2)

徐天笑问道。</p>

“去年去京城出差的时候,我拜访了一位在我国工作的外国机械专家,在他家里见过这东西。”</p>

“说是为了照顾外国技术专家不会用煤球炉这点,特批特制了一批煤气罐给他们用。”</p>

随着三四计划的逐步铺开,一大批外国专家被请了过来。</p>

连杜卫国这样的机械专家,也是偶然地见煤气罐。</p>

“徐天同志,上次你走得匆忙,也没机会和你好好聊聊,听你的口音,你老家应该是申城吧?”</p>

闻言,徐天自我介绍道:“我父亲是咱们这边的人,五几年工作调动去了申城钢铁厂,在当地娶了我母亲。”</p>

“难就难怪了。”</p>

跟随三四计划前来夏国的技术专家,主要集中在京城,申城等几大城市</p>

徐天是申城人,父亲又在钢铁厂工作。</p>

知道煤气罐,也就不奇怪了。</p>

至于说。</p>

徐天为什么对机器这么了解,估计也是家里的缘故。</p>

杜卫国表情感慨地说道:“我想你母亲,应该也是知识分子。”</p>

“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孩子,脑筋就是活络。”</p>

“出口煤气罐,确实是个好想法。”</p>

杜卫国经常去海钢办事,两家又是上下游关系。</p>

对海钢的钢材品质有着清晰地判断。</p>

钢材质量一般,外国人不会看得上。</p>

要打开市场,就要另辟蹊径。</p>

不卖钢材,利用海钢特有属性,卖钢铁深加工产品。</p>

借用第一机械厂的设备,加工成用户直接使用的产品。</p>

用煤气罐创汇,这主意真是绝了!</p>

第一机械厂虽然规模比不上海钢,总归也有几百工人,一大批技术员。</p>

怎么就找不到一个,脑筋和徐天一样活络的人呢?</p>

如果徐天是第一机械厂职工,厂里还愁日子不好过?</p>

完全有能力独自吃下这个项目。</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