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2 / 2)

不只是他,整个大明上下乃至整个华夏都对海洋没什么概念。</p>

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对未知的恐惧。</p>

先前朝廷实行海禁的政策,刘伯温对此也没深入了解,认为这是良策,至少可以全身心地应对北元。</p>

只是海禁很严苛,没有朝廷的允许,片帆不得下海。在如此严厉的海禁之下,对于</p>

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几乎为零,这海洋对于大明而言几乎是可有可无。</p>

甚至于因为偶尔出现的一些零星倭寇,还有盘踞在东南沿海的张方余孽,都会给大明带来一些麻烦。</p>

所以对于海洋,大明朝廷一没有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二来老朱陛下本身信奉的还是以农为本的政策,极其反感商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将老百姓牢牢的锁死在一亩三分地上面,因此海禁才得以施行。</p>

重农抑商的制度下,不仅仅禁海,连捕鱼都不允许,海洋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用来煮盐。</p>

现在北方三省闹饥荒,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下的麦子颗粒无收,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然而天津这边,只需要几艘船,上百号人,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超过十万斤的海鱼。</p>

这让刘伯温瞬间就改变了对海洋的认知。</p>

最简单地来看,此时海洋在他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座座粮仓,无尽的肉仓,里面有吃不完的海鱼,吃不完的肉。</p>

想到这儿,刘伯温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p>

“或许朝廷是真的错了,如果能够放开海禁的话,这饥荒就不成任何的问题了。”</p>

他想了想,叹道:“我大明有万里海疆,沿海之地若都是可以出海捕鱼的话,可以养活无数的人,别的不说,这山东、北直隶的灾荒就完全可以无忧了。”</p>

“甚至朝廷都不需要全面开放海禁,哪怕仅仅只是开放捕鱼的话,我们大明万里海疆能够捕捞到多少的海鱼,活人无数,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吃到肉。”</p>

太子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p>

(/41227/41227744/1346233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