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见夫人把小姐的首饰都拿去当了,有些奇怪,来探探情况。”</p>
“此事与你无关。”</p>
“听说府上缺钱,有一千五百贯的缺口,可不是买点儿家产就能贴补上的。”</p>
刘管家一惊,瞪着白宋:“此事你从何处得知?”</p>
“小姐跟我说的呗。”</p>
刘管家表情更为严肃:“此事不得泄露,否则唯你是问。”</p>
“这我当然清楚,但既然事情已经知晓,刘管家何不详细说说?兴许我能有办法。”</p>
“你小子能有什么办法?这么大的缺口可不是你去给人瞧病就能赚来的。”</p>
“刘管家不说怎么知道我没有办法?”</p>
院中家丁进进出出,环顾一圈好似没有多余之事,刘管家便耐下心,将小岁评之事和纸厂大火悄悄告知白宋。</p>
白宋没听过“小岁评”,但知道与“月旦评”形式相同。</p>
这是幽州士族间一年一度的文学交流盛会。</p>
会有当世名家在场点评幽州学子的文章和诗作。</p>
在“小岁评”获得的评语便会跟随文士一生,成为文士的标签,日后求官,这评语好坏,评论人的背景都是关键因素。</p>
至少在几十年前,“小岁评”的影响是极大的。</p>
只是在被科举制度冲击之后,“小岁评”的影响力减小,从以往的文学盛会逐渐演变成了世家子弟之间的自娱自乐。</p>
外界不太认可“小岁评”,但幽州士族们依旧相当重视的,每年都会在世家之中轮换,每个世家都力求把“小岁评”办得风风光光。</p>
“哎!老爷的入主林家不久,正欲借此机会一展林家风采,不想先前小姐患病,一家人失了方寸,打乱了老爷的步调,如今又遇大火,才有了眼下的困局。”</p>
“这么大的雪,居然还会起火?”</p>
(/94534/94534455/132664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