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改土归流(1 / 2)

唔别在这 有人 木公子 1902 字 3个月前

闻言,何顺脸上露出难看的神色。</p>

其实在江牧来之前,他都气恼的焦躁不安,烦闷不已。</p>

大宋谁不知道安南那个地方……可是一个人见人畏的鬼地方。</p>

不光是民风彪悍,而且还分化成一个个土司,平日里百姓只听土司的命令,根本不听朝廷的命令。</p>

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他们。</p>

本来何顺还以为,他在北伐中立了大功,会把他放到一个太平无事的地方做宣抚使……到时候他就混吃等死,整天吃吃喝喝也就行了。</p>

可是朝廷一纸诏书,竟然把他安排到了安南。</p>

安南那地方,恐怕他真的要混吃等死,那些土司会联合起来,把他给干掉吧?</p>

本来因为江牧来,何顺不愿说这些丧气的话,以免打搅到团圆的气氛。</p>

见江牧提及,何顺犹豫了一下,然后闷声道:“先生有所不知,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前任杜宣抚使,因为手底下的土司不听他的号令,然后他带兵进山剿灭。”</p>

“那地方,到处都是山沟沟,而且草木茂盛,人往地上一猫,根本不会被发现……杜宣抚使剿匪不成,结果逼反了土司,闹得不可收场,杜宣抚使也因此丧命。”</p>

何顺苦恼的看着江牧,丧气道:“你说,朝廷这不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吗?到时候我要是不剿匪,那些土司就会做大。但我要是剿匪,搞不好又会走杜宣抚使的后路。”</p>

说到这里,何顺突然发觉,目前的情况和当时在睢宁县时的情形何曾相似?</p>

都是无路可走。</p>

想到这里,何顺眼巴巴的看着江牧,道:“先生,要不您给我参谋一下?”</p>

“安南远在千里之遥,我对那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说出来的话……可能不是很贴合实际。”江牧假意拒绝道。</p>

“哎呀,军师,您随便说几句,就比我想一辈子都强。”何顺一拍大腿,如数家珍道:“军师,您对局势可是了如指掌,在睢宁县的时候,就给我指点了迷津,而后按照你说的路子,果然击败了金军。别人说诸葛亮未出草庐,就定了天下三分。我看先生你比诸葛亮还神,只需要稍稍一琢磨,就能知道今后的路要怎么走。”</p>

何顺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抱拳一拜,道:“还请军师不吝赐教啊!”</p>

江牧忙侧身让开,他都被何顺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p>

一旁的何俊也道:“军师,俺们将士的性命全在你手上了。说实在的,我和大哥我们两人,这几天心惶惶不安的,大哥还嘱咐我,不让我给军师说。”</p>

“军师大老远的来,不是不想给军师添麻烦嘛!”何顺解释道。</p>

“军师和咱们又不是什么外人!”何俊提醒道。</p>

“那行,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既然两人都说到了这份上,况且何顺又没什么领兵的才能,要是江牧再不对他指点一下,就何顺这样子,去了安南,那就是送人头的。</p>

“其实说到底,也就四个字……改土归流。”江牧放下手中的筷子,指点道。</p>

何顺和何俊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p>

何顺抱拳,问道:“先生这是何意啊?”</p>

江牧道:“土司制度起源于唐朝,类似于藩镇制度,也就是对中央政权无力顾及的西南边陲地区头目的一种笼络手段,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便于间接统治。”</p>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用最小的代价,让那些百姓服从朝廷统治。”</p>

“但是!”江牧话语一顿,道:“随着发展,那些土司有了朝廷的支持,又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渐渐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尤其是像咱们大宋,还顾及不过来北方的金国,哪能去顾及安南那边的事情?”</p>

“也因此,那些土司更加骄纵,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些土司联合起来,在辖区内做自己民族的土皇帝。”</p>

说完这些,江牧看向目瞪口呆的何顺和何俊,问道:“大将军,二将军,起因不知道我说的详细不?”</p>

“哎呀!”何顺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道:“我百思不解土司暴乱的原因,没想到经先生一说,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怪不得那些土司敢公然对抗朝廷。”</p>

何俊也忍不住崇拜道:“先生虽然没去过安南,但是这番话语,就像是打小生活在安南……不对,祖祖辈辈生活在安南。”</p>

江牧白了白眼,这何俊是夸他还是在损他呢?</p>

何顺忙不迭的问道:“先生,至于说的那个改土归流的办法……要怎么应用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