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殿下,永平府起运到京的,共1千6百4十3两。”</p>
王安继续报着1连串的数据,8府的数额都要讲1遍,并且怕潞王听不太清,或是没怎么记住,他的语速也被刻意控制着。</p>
至于两州,他则是没有报,因为这两州都是全部存留在地方,其实哪怕是起运也根本没有多少银子。</p>
“保定府,5千7百7十7两,河间府两万2千8百1十8两。”</p>
“两万两??”</p>
朱翊镠听到这数额,抬眼看向王安。</p>
这都赶上顺天府了,顺天府也不过是堪堪3万两,不过这河间府是交通中枢之地,商贸众多,倒也正常。</p>
“殿下,是两万两千8百余两,没有错。”王安1个弯腰恭声回道。</p>
“嗯——继续吧。”</p>
“真定府,3万6千6百4十两,大名府共解银7万4千4百4十7两,顺德府,1万7千8百9十7两。”</p>
朱翊镠罕见地沉默了1会,他在算,在计算着这8府到底能交到京城多少银子。</p>
十8万多,差不多要突破十9万两了。</p>
“是岁额银吗?”</p>
“是的,殿下。”</p>
好家伙,自己原本不当家,是真的不知道这个家底有多少啊。</p>
原本自己后世,看了很多小说,还以为整个大明的银子收入就是那么可怜巴巴的4百万两太仓银库的进项,如今看来远远不止啊。</p>
“那北直隶各府解运边饷有多少?”</p>
“回殿下的话,”</p>
王安低垂眼帘,恭声回道,“顺天,永平府解各镇,共银4万9千4百1十两。”</p>
“保定府解运各镇,共银6万两千01十4两,河间府解运各镇,共银3万1千5百9十4两。”</p>
“真定府解运各镇,共银4万两千06十8两,顺德府,两万9千5百8十9两,广平府,4万两千1百5十1两。大名府解银9万8千9百8十2两。”</p>
“毛3十万两啊。”</p>
朱翊镠心中快速估算了1下,便得出了个较为精准的数字,果然,这历朝历代都是1样的,军费最是吃财政啊。</p>
要知道,这还只是北直隶1个地方,给9边的银子。</p>
全天下十3个省,外加两个直隶,都在支援9边,那就是差不多十5个3十万两啊,每年就是45百万两银子砸进去啊。</p>
“是的,殿下,3十万两有余。”</p>
王安没有抬头,“另有发往边仓的粟米两万5千两百8十4石,草折米8千4百石,正耗草2十4万两千8百8十2束,这些若是折银,必然会超过的。”</p>
“这北直隶各府每年都要起运5十万两白银出去,他们自己如何?”</p>
朱翊镠想到了1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中央其实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度是比较大的,至少在府州县这3个级别,至少是在财政和军事两个方面上来讲。</p>
大量的钱粮都流入中央,哪怕是赃罚银,也要依例上交,这也使得地方上是缺银子的,但是地方上的各级政府也是需要钱粮来运转的,但是正额的大部分都被拿走了,因此非正额的财政就被地方上各级政府玩出花样来了。</p>
“本王,曾读到个题本,是顺天府宝砥县县令袁黄所写。”</p>
朱翊镠眼睛微微眯起,似是在回忆些什么,“其用言真挚,倒是个好官。”</p>
“据他所说,其县内商税,1年所能征收银子在3百7十5两,抛开要转运到京的条鞭银1百1两9钱,其支出,单单两项,1则为募夫巡夜银8十6两6钱,外加上那胥役的工食银1百1十两,便已经所剩不多了。”</p>
“更不要说兴办水利,过往使客供应,过往生员盘缠等等,这倒逼着各县要自己筹集经费,对于这1点,本王是认同的,朝廷也是默许的。”</p>
“但是——”</p>
朱翊镠话锋1转,语调上变得有些凝重,“实在是太多了。”</p>
“地方这个4差徭役银是不是…都…滥征。”</p>
朱翊镠所说的4差,其实就是所有徭役银的汇总,大致上分为民壮,驿传,里甲,以及均徭役4种徭役银。</p>
“殿下慧眼——”</p>
对于这个问题,王安1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稍稍沉默之下,是其内心的复杂挣扎,“眼下确实有这个趋势…多有无名之征。”</p>
1条鞭法之后,这些徭役1类的,都被折成银两,统称为丁银了,所以王安说得也没错。</p>
对于这个问题,朱翊镠自然是想要去解决的,但是1时之间,他也没有什么好法子能想出。</p>
于是乎,他便再次看向王安,“这4差银当中,最重的,是不是驿传银。”</p>
“是的,殿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