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瓮山泊(1 / 2)

惊明 余寿 1952 字 28天前

就在潞王等人还在京城内忙着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与此同时,在西郊开启了两项大工程。</p>

1者自然就是西山煤矿,以及运河的开挖。</p>

而另1者,则是扩建西郊翁山泊。</p>

瓮山泊的名字自然是因为靠在瓮山边上,故取名翁山泊,当然了,后世还有个更为著名的名称,那就是昆明湖。</p>

此刻,自然还比不上后来昆明湖这般浩大。</p>

瓮山泊距离京城并不远,出了西直门后,1直往西,经白石桥便能抵达翁山泊的边缘。在潞王的设想中,是希望能将这翁山泊打造成第1个人工大型水库,主要解决京城供水问题,与此同时也为即将开挖的北运河提供水源。</p>

瓮山之下,圆静寺内。</p>

4个官员正围在1张方桌前,方桌之上摆着1座硕大无比的瓮山泊烫样。</p>

这烫样其实就类似于后世的模型,或是沙盘,能帮助人们以全知视角看待事物。</p>

那4个官员当中,最居中的,面着南方的,自然是官位最高的,也是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何起鸣。</p>

为了这次工程,潞王还特意将这几个官员都统1往上提了提,以示对其的恩赏。</p>

像是何起鸣,原本不过是大理寺卿,如今直接提到工部右侍郎。</p>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升1级,这1级,别人往往要经过数次京察才能熬资历熬出来。</p>

这何侍郎是个干实事的人,虽说他跟潘季驯之间,关于治河的理念是不太1样的,但是这不妨碍潞王对于其的欣赏。</p>

常年在基层的干活经验,以及治河的专长,让潞王特意挑选了此人作为这工程的总负责人。</p>

而边上几位也都是干吏,都是为了这次工程而调拨过来的。</p>

像是昌平道兵备佥事岳汴,以及永平道兵备副使雷以仁,为了这次都升官到山东左右参议。</p>

当然了,他们不需要奔到山东区,以原职录修瓮山泊即可。</p>

至于最后1位,则是户部郎中梁承学,他主要是负责整项工程的后勤钱粮的调度。</p>

“诸位——”</p>

何起鸣的面色通红,是被风沙常年吹拂的结果,其举止间,带着西北汉子的1些豪爽感,“潞王监国,诸事皆兴,正是新朝新气象。”</p>

何起鸣先是小小拍了下潞王的马屁,之后才进入正题,“这次差事,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扩大瓮山泊。殿下已经给这新扩建的湖泊取好名字了,就叫做昆明湖。”</p>

“老夫已经实地考察过了,就在这东岸的低洼处,重新建1条新堤,”</p>

何起鸣1边说着,1边大手1挥,伸出的手直直指向烫样的1侧,“这条堤,便是拦水大坝,将整个上游的泉水都给拦住,不再空流!”</p>

这瓮山泊啊,最早的雏形,就是玉泉山,以及瓮山1些泉水汇集而成的,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万泉河了,而后从南面流向东北。</p>

“但这说难,也难办啊。这扩大之后,可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或是修建什么园林。”</p>

何起鸣西北汉子的脸上闪过些许精明,“虽说潞王没有明说,但老夫以为啊,这是为了重新给京城找1条新水道。”</p>

“很有可能。”</p>

那梁郎中也顺势点了点头,在他们4人当中,抛开何起鸣,就算他官位最高了,自然是能插得上话。</p>

“京城百年承平下来,人口早已过数十万户,这用水还是要依靠着昆玉河来供水。连白浮水道也被废弃了,自然是不够用的。”</p>

“白浮水道是不可能用的。”</p>

何起鸣直截了当地开口道。</p>

这话也引得其他几位大臣连连点头,对于这话深表认同。</p>

其原因就在于白浮水道的位置不好。</p>

元朝,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开始整体规划京城用水,从昌平1地引来白浮泉水,在青龙桥1地,汇合了西山泉水,直接注入瓮山泊,从而使得瓮山泊的规模扩大,使得其具备了1个水库的基本雏形。</p>

而后再从瓮山泊沿着金人开凿的由瓮山泊南通高梁河的人工运河,直接通往京城。</p>

水量大增的瓮山泊,不单能满足京城内外的用水,更能接济漕运。</p>

可是等到了明朝建立之后,尤其是朱棣这个该死的皇帝上位之后,规划了皇陵。</p>

而那白浮水道正好是横穿整个皇陵的南面,这在朱棣眼中会破坏风水。</p>

所以直接就废除了这白浮水道,从而让瓮山泊的面积再次变小。</p>

并且这金水河也被废弃,搞得皇城也缺水,除了水井开凿之后,直接通过人力搬运,从那玉泉山当中运泉水过来,平添了诸多不便。</p>

“走吧,上西堤看看吧。”</p>

何起鸣1声招呼,便领着几人,外加贴身的长随1并从寺院中走出。</p>

在那寺院的不远处,1条青石所构造的堤坝,正如同巨龙长蛇1般,横亘在西侧。</p>

这便是西堤。</p>

这虽说是西堤,但实则是在瓮山泊的东侧,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抬高水位,从而让湖水通过昆玉河往南流入京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