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第九十一个人的故事(1 / 1)

人群里又走出来一位老妇,两鬓斑白,神情沧桑。

“我是赵括的母亲,我来讲讲我的故事。”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的父亲勇猛无敌,为赵国立了不少战功,而赵括从小熟读兵法,人称纸上谈兵。

赵国和秦国的一次战争中,赵国派老将廉颇出马,廉颇坚守城门不出,秦兵在外面叫嚣也没有办法。秦国就使用反间计,在赵国宣扬廉颇老了不中用了,不如用赵奢的儿子赵括带兵,秦兵绝对害怕。

赵王中计,召见赵括询问用兵,赵括侃侃而谈,说绝对能打赢。于是赵王就下令用赵括代替廉颇,当时病重的蔺相如劝赵王,赵王不听。

赵括的母亲也劝赵王,说赵括和他父亲赵奢完全不同,只会纸上谈兵,并不能真的打仗。赵王仍然不听,赵括的母亲没办法,只好请求赵王如果赵括打输了,请不要连累家人一起受罚,赵王同意了。

赵括到达战场后,果然不会带兵打仗,后来赵国被打败,赵括死在战场,投降的40多万赵国士兵被秦军全部活埋,赵国的实力一落千丈。

“知子莫若父啊,赵括的父亲生前告诉我,赵括只会嘴上谈兵法,千万不要让他去打仗,肯定会输,这一仗输了不但葬送了自己性命,而且害得赵国那么多男丁全部都死在了外面,多少家庭的顶梁柱,多少家庭的主心骨,全都回不来了,全都破碎了。

自以为读过了书,自以为会一些道理,就沾沾自喜,不自量力,真是可悲啊!

打仗是随时要丢性命的事情,不但自己会死,手下的兵也是朝不保夕,这是一个要对整个队伍负责任的大事情。

赵括的父亲在带兵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情了,因为他要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部队上,他要为成千上万的士兵负责。他不单单是一个家的家主,他更是万军的将领。所以小家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有更重要的责任等着他去承担。

他小心谨慎,与士兵同甘共苦,与大家共同进退,时时刻刻心里想着的都是军营的事情。

可是赵括就不一样,他仍然想着自己的事情,有了奖赏自己收藏,有了好处没有想到其他的士兵也需要分享。

打仗那么重要的事,他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和平时一样该怎样怎样,这样的人完全没有用心,怎么可能带好兵打赢仗?

自己先对自己的真实情况不了解不明白,导致别人更难清楚了解自己的本相。所以才会这样用错了人,酿造了悲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都不能只是道听途说,自己说的尚且都不真实,要去用心观察,去考证去考察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才不会用错了人,也不会冤枉了人。”

说完这些话,赵括的母亲就转身离开了。

这真是一位智慧的母亲,拎的清也看的明,可惜赵王却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