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虹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5章 秋菊傲骨: 上海港口的风云,文化英雄联盟,万里虹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的经历让我想起鲁迅的《故乡》里那个少年闰土。”王至诚不由自主地说道,“在深蓝的天空下,海边的少年刺猹,那种纯真的记忆,总是令人怀念。”
田汉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我与鲁迅不同,他是个少爷,而我不过是个乡下娃。家庭背景的不同,确实让我们的视角有所差异。”
“家庭出身的不同怎么能成为你们之间的隔阂呢?”王至诚反问。
“焦大对林妹妹的看法就像我对鲁迅的看法。”田汉轻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我一直觉得,焦大的高傲与冷峻让人难以接近。他能留学日本,我也能!”
田汉提到的留学经历牵动了王至诚的思绪:“你在日本有过怎样的经历呢?”
“1916年,我从长沙毕业,舅舅支持我东渡日本。”田汉的脸上浮现出回忆的光辉,“我和易漱渝在日本创办了《南国月刊》。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艺术与爱情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发芽。”
“可那些美好并没有持续太久。”王至诚察觉到田汉情绪的波动,便轻声说道,“要不要谈谈那段痛苦的记忆?”
田汉的神情变得沉重,摇头不语。王至诚心中知道,或许这段经历是他心中难以释怀的伤痛。为了转移话题,他开始聊起其他留日回国的名人:“当年我在东北大学时,认识了很多才俊,除了你,还有鲁迅、李大钊、陈独秀等。这些人都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可是我怎么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田汉自嘲地笑了笑,“我虽有才,但与夏衍、鲁迅等人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与使命。”王至诚安慰道,“田汉兄在戏曲创作上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人。”
两人谈论着留学期间的种种,气氛逐渐缓和。王至诚了解到,田汉的创作灵感与对政治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未来的追求让他不断努力。就在此时,田汉的表情又显得凝重起来。
“在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遭遇让我心痛。”田汉的声音低沉,“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政治的波澜让人无奈,但我们必须保持信念。”王至诚的目光坚定,似乎在传递某种力量。
在这片港口的喧嚣中,王至诚与田汉的对话如涓涓细流,缓缓流淌。两位文化精英之间的碰撞,仿佛点燃了某种火花,预示着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复杂而充满挑战。
然而,命运的波折往往在不经意间袭来。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交织,是否能继续携手推动社会的进步,仍是一道未解的悬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