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2集:独特品牌定位确立,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窗外的风还在吹,阳光却已经移到了会议室另一侧的墙上。白板上的字迹被晒得微微发亮,像是镀了一层金边。

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头,手里拿着阿芳刚整理好的“品牌语言体系草案”,纸张边缘已经被翻得有些毛边了。他低头看着那句“人物+产品+场景=品牌语言dNA”,嘴角不自觉地翘了一下。

“这话说得挺准。”他把纸往桌上一放,“咱们的品牌不是靠包装出来的,是靠一个个真实的人撑起来的。”

阿芳点点头,翻开笔记本:“那我们接下来就按这个框架来细化内容?”

“对。”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圈出几个关键词,“先定主轴——真实、可靠、有温度。这三个词不能变。”

小林在一旁插话:“那‘温度’怎么具体体现呢?之前有人说这个词太感性,怕国际用户听不懂。”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大家都记得上一章讨论时那个问题:一个玻璃厂讲“温度”,会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卖情怀?

刘好仃没急着回答,而是从包里又拿出那本旧书。他轻轻翻开,抽出夹在里面的照片,然后把它放在桌上。

“这是我拍的第一张产品照。”他说,“那时候没有专业相机,也没有灯光布景,就是一块玻璃,一个人,还有满头的汗。”

他指着照片里的自己:“但我记得那天特别热,车间像蒸笼一样。可我还是想拍下这块玻璃,因为它是我亲手打磨出来的。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温度?”

阿芳看着照片,眼神慢慢亮了起来。

“温度不是热度,也不是煽情。”她接过话题,“是我们对待产品的态度,是我们愿意为每一个细节花时间的坚持。”

小林点头:“对,就像德国那个品牌的短视频,他们拍工人早上打卡、中午吃饭、晚上加班……这些看似平常的画面,反而最能打动人心。”

“所以我们的品牌语言,要围绕这些真实的人和事展开。”刘好仃总结道,“不是喊口号,不是贴标签,是要让别人看到,中国制造,是有血有肉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大家开始围绕“人物”展开讨论。

“我们可以选几个典型人物。”阿芳说,“比如质检员老李,他每天检查上千块玻璃,眼睛比显微镜还细;还有技术员王姐,她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生产问题。”

“还有搬运工赵哥。”小林补充,“他力气大,但动作特别轻,生怕碰坏了玻璃。”

“对,这些人都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刘好仃点头,“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人的日常变成品牌的语言。”

阿芳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品牌语言体系——由人出发,以产品为核心,用场景传递价值。”

她抬头看着刘好仃:“那视觉方面呢?品牌主视觉也得跟上。”

“视觉?”刘好仃笑了笑,“我正要说这个。”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个简单的画面。

“这不是广告海报。”他说,“我们要的是真实感,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中国工厂的风格。”

设计师小陈皱眉:“可第一版方案您说太冷冰冰了。”

“没错。”刘好仃点头,“你们用了太多科技感的设计,颜色也太现代,反而失去了温度。”

“那您想要什么样的?”小陈问。

“我想看到人。”刘好仃指着白板上的草图,“这张图上要有工人,要有玻璃,还要有那种熟悉的环境。”

他顿了顿:“比如老李戴着老花镜检查玻璃,或者赵哥弯腰搬货的样子。这些画面,才最有说服力。”

阿芳立刻记下来:“视觉元素:一线人物+产品展示+真实场景。”

“还可以加点细节。”小林说,“比如玻璃上的反光、车间里的灰尘、工人的汗水。”

“对。”刘好仃笑了,“这些才是生活的痕迹,才是温度的来源。”

设计师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有人提议加入一些光影效果,有人建议保留部分黑白照片的质感。

“总之,别忘了核心。”刘好仃最后强调,“我们要传达的不是冰冷的产品,而是背后那些有温度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汉障不臣土

好吃嘴群主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夜货妖

恶毒前妻一撒娇,冷面兵哥拿命宠

刁笑非非

狐君大人每天都在求我别怼他

芙风箬柳

A爆!黑白两道真千金又掉马了

桃禾酥

葬神树

水上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