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蛰202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0章 潮,来自梁山的歌,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凌小蛰2025,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左手边的叫花子‘呼啦’铺开破毛毡拉开了胡琴,咿呀呀地开口唱梁山小曲:“走啊--路遇大姐得音信---”越剧折子戏《桑园访妻》在梁山家喻户晓,这段戏文可是赵舒雅本人的原唱作品,一年前为了原汁原味唱好这段词,她专门找到尹桂芳大姐的电脑视频一个字一个字校准发音呢,此时听到乞丐大叔翻唱自己的作品,不免摇铃驻车开窗聆听。叫花子大叔跑调又走音,实在不忍卒听,简直是对艺术的亵渎。不专业不敬业为赵舒雅所不容,转念一想,人家混口饭吃也不容易,何必苛求,不听就是了。刚想走,叫花子大叔的小女儿又唱起了黄梅调《女驸马》,真真字正腔圆,显然这乞丐父女安庆府出身。许是嵊州话难学,梁山话易上口,叫花子大叔一曲《打虎上山》唱得不比美琪剧院差,胡琴拉得也好。
“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坐在车子里的万芳显然最爱这段,兴之所至忘乎所以起来,跟随地摊周围一干闲人看客摇头晃脑地跟唱。末了还不忘自己给自己喝彩:“好—”
“万公公,这《打虎上山》和《桑园访妻》一样,原本都是交我首唱的。只是后来曹少改主意,说《打虎上山》须男子唱才有气势。要不然,此曲原唱之本尊在此!”
赵舒雅没心没肺地抖着往日荣耀,继而暗自神伤自己不再有光环,是个过气的明星。万芳伺候赵舒雅身边不过一日,却对这位贵妃娘娘印象极好,大方不做作,对下人尊重有加不摆架子。他下定决心在到达美琪大剧院之前将实情相告,哪怕由此得罪了贵妃,被贬去孝陵卫看门也要实情相告。刚想开口,却被老叫花子三曲终了开始要钱给打断。
看客们只看戏不打赏,还要说风凉话。这位好心人指点道:“老乞儿,你学的梁山大戏自然不错,可你若要招引人气,莫过说梁山的相声。你看,《醉酒》那段就相当精彩,能把人肚子笑疼。”
老叫花子挺为难,他可没钱进美琪戏院亲见《潮,来自梁山的歌》,刚才唱的几个段子都是在茶馆酒楼街头巷尾免费听来的,听多了也就会了。那位好心人似乎并不为出手指点,存心是借个场子自娱自乐。也不管老叫花反应,就坡儿一人分饰两角,挑自以为最搞笑的段子说上了。‘哗啦’打开手中折扇:
四轮马车?来!往这儿轧!从我身上轧过去!
嚯,满不在乎。
呦,消防队的马车!
这回怎么样?
我……我起来吧。
哎!这回他躲开啦。
是啊,救火车啊,轧了白轧。
这位仁兄无师自通,学到了相声表演艺术精髓,寥寥数语引来看客们笑声不断。但启动的銮驾马车里气氛肃穆,赵舒雅拧着眉头听万芳掰着手指头娓娓道来。
“…广西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陕北《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叶尔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施州小曲《龙船调》、水西《阿杰鲁》、蒙古的《敖包相会》、云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如今南京城里人人耳熟能详,半大小子都能来上一句半句。《好汉歌》最像内地的戏,边唱边演,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武二郎醉拳打服蒋门神,看得叫人一个痛快。《将军令》锣鼓捶得你耳朵痒。《沧海一声笑》琴箫合鸣诉尽江湖豪迈。《冬天里的一把火》,难为台上那小子蹦跳个不停还能匀上气息唱歌。
娘娘,如今每日傍晚时分,夫子庙贡院前头的空地之上人头攒动,总有聚集百十号半大小子学着舞者黄景行的机械人舞。更有阵势浩大的,上千男女穿梁山的有跟皮鞋踩石板跳那踢踏舞。前几日,为争抢玩耍的地盘,走机械人舞的小子们还被跳踢踏舞的给群殴了。说个笑话,就连老奴对食买来梁山衣饰偷偷在家中学着装模特扭腰肢走猫步呢。晚上走在秦淮河边,河上的画舫里琵琶声起,开幕压轴的多为《枉凝眉》、《晴雯歌》、《一剪梅》、《女儿情》。
老奴绝不是挑好听的讲,梁山歌舞和器物商品一样早已深入人心,百姓们喜欢,岂是东林跳梁小丑能挡得住的。”
听其言,知万芳绝非口是心非。观其行,知万芳应为同志朋党。看他这人,几根长眉曰慈祥、一身正气来护体。赵舒雅对万芳老太监好感倍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