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偌茵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修真群像文(八),快穿之改写命运,箐偌茵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私塾内每日供给午膳、点心,下午课间时洒扫的王寡妇便去前头厨房端来了十余份点心,每日菜单时有变更,皆每人一份点心,一盏清茶,中午午膳常有学生家中仆役送来,各自丰盛不一,只有少数几个女孩子也跟着一起吃。
下午吃点心的时候,这些女孩子们就经常谈论刺绣书画、管家理事,她们中最大的不过八九岁,最小的四五岁,在家中都还是能做些事但又不能帮着母亲管家的年纪,做过家务最多的还是灼华和蓁蓁这对姐妹,但是尚有杂货铺的钱二娘等人家境尚且不及孟家。
人多时不论男女都易争论,孟良背着手踱步进去,就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说:“要我说,本地的刺绣可比那什么山里的什么古人的绣花好多了!我见过最好的绣娘,要把线劈成三十二丝,细得毫毛一样,织出来的栩栩如生,可好看了。”
“可是北边的缂丝能织出一幅画卷来,据说最近还说蓬莱的嫣然仙子最喜欢缂丝织的蓝色大衫呢!”
孟良知道这两个女孩子,分别是江宁最大的绣坊里云安大师傅的独生女和绸缎铺的小女儿,向来爱争论这个。
书舍里好几拨人都同时聊天说话,声音虽然稚嫩可爱,但是略微嘈杂,小姑娘们吃着点心喝着茶,有那娇气的姑娘还去前头铺子里买了一盒十样攒盒来,心情自然雀跃,很是活泼可爱。
孟良也不扫她们的兴致,等到下午上课,才和学生们谈论纺织桑麻。
即使在这个修真世界,桑麻之事分量也一点不轻,这件事历来就是被认为女性的责任,神话故事里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最开始养蚕缫丝,虽然故事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了变化,但是就像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一样,这件事总是被认为是女性的责任,东南一带多绣娘、织娘,也多养蚕人,有工作的女子就越多,所以这些地方的女子地位就越高,因为她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价值。
但是这些话孟良是不能跟小姑娘们讲的,他讲的多是桑麻一事的重要性,结合了经史子集中谈及此事的圣人言,从更宏观的角度讲解此事。
但是像丝绸与绣花之间的争端,棉布绸缎相关的新闻时事,这些自然是绣娘和绸缎铺的女儿更清楚。
学习的时间倏忽而逝,下学后女学生们都被家里的马车驴车接走,孟灼华和孟蓁蓁乖乖留在书舍里写今天的作业,今天上午和下午前一堂课是教的《幼学琼林》卷三·珍宝一章,这个世界的幼学琼林里还编进了许多仙人掌故,比如凌霄仙子的彩带飘飘欲仙、水火不侵,比如锦衣道人的洞府满室绮绣,而无半点金银俗物,不过做老师的自然是要求学生们抄三遍课文,明日要抽查背诵。
孟蓁蓁下午吃点心的时候就在抄书,孟良送完学生回来她正好写完最后十个字,耐着性子把笔洗净、纸页晾好,就问叔叔:“小叔,钱家二姐姐说缂丝大衫卖得好,蓝色缂丝多以碧波果染色,今岁碧波果会涨价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