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吴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天下归一,小和尚逃荒,四川吴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宵夜黑一盏灯,
大彻大悟万里明。
瘦男子反复叨念:“可元,悟焕,悟焰。一盏灯,大悟——啊,一盏灯,指明道路,万里明……·”
这时,一道斜阳照在破庙子里,红木上的楷体字熠熠生辉。
胖男子见瘦男子沉思半晌,就轻声道:“吴王,天色已晚,请回吧。”
那吴王没有作声,捡起地上两块红木,突然下跪,泪如泉涌:“师父啊师父,真乃神人也!谢谢你的良苦用心,如今天下属于我们大汉民族了,请您老人家受徒儿一拜!”
俩男人跪在破庙子里,不停地磕头作揖。
然后对拜:“师兄,感恩一路有你倾力相助,如果你愿意,就做个开国大帝吧,我隐退。”
“吴王啊吴王,既然师父看好你,咱们就按照师父的旨意做吧,直到平定天下。我还是你的臣子。”
在登基前,朱煮改名朱元璋,其后在金陵称帝。
而他的师兄徐志城本应该拜为丞相,不承想到,他却悄然离去,隐姓埋名于深山中。
朱元璋立媚儿为皇后,其她女人皆为妃子。
令人不解的是,陶冶同样不辞而别,究竟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传说,朱元璋虽一辈子贪色,后宫三千佳丽,他却独宠马皇后媚儿。
不久,一道圣旨颁布:凡为女子裹小脚者,重罪!自此,天下大脚姑娘扬眉吐气。
皇上暗忖:我不知道娃娃菩萨下的活动门,师兄知道,师兄告诉我后却消失了,难道,这也是师父所安排?难怪那天我们走了很远,他又跑回去砸毁了那娃娃菩萨,实则是为了保护这块木砖?
不久,皇帝降旨:修复蜈蚣寺。当地官员大兴土木,建了三个大雄宝殿,更名“报国寺”。寺庙里的菩萨正是高僧可元,旁边塑有一尊神龟,鼎盛时,报国寺僧人达八百之众。
皇上在无聊时,会喝退太监及宫女,独自把玩师父留给他两块木砖,带暗香的木砖沉沉的,应该是一种名贵树木。他悄悄差人打探师兄的下落,各路人马皆空手而归。
他在寻找答案,他相信师父肯定会给他暗示的,只是他还没有发现。尽管从登基到现在,他杀了很多骄横跋扈的开国元勋,但他一直认为自己亏欠了师兄徐志城,他多想当面跟他痛饮一宿,痛哭一场。像当年一样彼此骂娘,又彼此爱护。
他打了个盹儿,梦见师兄冲他傻笑,他给他一个响亮的巴掌:“你让我找得好苦……”
徐志城冷冷地看着他:“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突然一声啪啦声响,手中木砖掉地上,再拾起来,却摔成了八块。再一细看,他惊呆了,每块木砖都有一行字,拼起来细品,竟然是一首诗歌。
耕读人如玉
夜观星月日看山,
雾走万树雨落田。
最是安好耕读客,
空待红尘无悲欢。
其实,在他称帝前,他们曾经痛饮了一宿,徐志城说:“皇上,今后无论大小事,都是你自己拿捏,我将百事不问。”
朱元璋有些不高兴:“这丞相大位非你莫属,我将择日设天坛祭拜师父,再隆重拜相,立下规矩——朱家天子徐家相,四海平定俩和尚。鸳鸯宝剑留后世,此刀用作护良将。”
说罢,将师父留给他们的鸳鸯剑双手递给徐志城:“待我们百年后,你的长子代代丞相,无论谁当皇帝,不许欺负徐家后代,此剑上打昏君下斩贪官。”
徐志城双手接过宝剑,等朱元璋离开后,悄悄来到长江边,抽出带有冷风寒光的鸳鸯剑来,随手一抛,那一对宝剑如同两只飞鸟,一咕嘟掉入江底,溅起一团浪花。
于是,皇上招来大学士吴沉,吴沉一看,突然哈哈大笑:“他在高山之巅,那里风景独好,已经隐姓埋名了。”
皇上问道:“可否找到?”
吴沉进谏:“应该可以,但最好别强求。”
自从师兄别后,皇上再没考虑丞相一职,他认为如此要职非徐志城莫属,其他人毛病太多,宁肯废掉也不滥用一人。
皇上当即御笔挥舞,把“耕读人如玉”改为“耕读人家”,将诗歌抄写下来,令人刻在金铂上。然后差吴沉带上一位武林高手,便装出发,一人一骑,找到徐志城后不许惊扰,不许对外人说起。
却说吴沉在一大山竹林深处,终于看见徐志城在躬耕田野,一排茅庐前遍种奇花异草,溪水绕舍静静流淌。他的几房妻妾,各自带着孩子认字。
不远处有个尼姑庵,一中年尼姑时不时站在山门外打望。
俩人拜见徐志城后,徐志城也不否认自己的身份,当即吩咐妻妾宰鸡沽酒,三人对饮竹丛。酒至半酣,徐志城上茅房去了,吴沉醉眼迷离,小声跟随从说:“你我都不要回去了,再回去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话音未落,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山上滚石砸下来,不偏不斜,正好将俩人活埋。
徐志城愣愣片刻,仰天一声叹息,将皇上赐予他的金铂随手扔进万丈深渊,喃喃自语:“真乃天意啊,如今我再不用搬家了。”
据说,在一个风雨交加夜晚,蜈蚣寺来了个路人借宿,天不亮就离开了。天明后,和尚们惊奇地发现,蜈蚣寺大殿的立柱上,多了一副对联:躬耕深山君莫问,最是精彩自由身。
(本书大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