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吹哨人
徒手吃荔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 吹哨人,我当npc?开局创建破壁者组织,徒手吃荔枝,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郝云听到“我们破壁者”的时候,还有点开心,不过他怕又被姜·冷漠无情版·行矩骂“抓不住重点”,只能压下心中的那点雀跃,小心地问:“什么隐患?”
姜行矩却没有第一时间解释隐患本身,而是说:
“你看「世界边缘」。他们的组织结构,类似某种委员会制度,这样就算一号出了事——无论是意外死亡还是判断失误甚至叛变,对整个组织的运行影响其实有限。
“二号、三号,乃至后面的人,都有足够的权限接管、维持组织的运转。这种结构赋予了他们极强的容错率和抗风险能力——只要还有核心成员幸存,‘世界边缘’这台机器就不会彻底停摆!”
郝云下意识点头,“然后呢?”
“换做我们「破壁者」,就不一样了。”
姜行矩缓缓道来,“我们组织与「世界边缘」的定位不一样,破壁者必须是集权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指令的快速传达和坚决执行。”
“但,”他话锋一转,点出了关键,“这种集权模式,最大的风险也就在于我这个‘一’。
“就像这次,我受到外来记忆影响,判断力出现严重偏差,一个错误的决定,就差点让你离开,几乎让我们这个刚刚萌芽的组织内部产生裂痕。虽然现在我们人少,影响看似不大——”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但万一我们壮大之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旦姜行矩这个核心出了问题,「破壁者」的下场不难想象,要么群龙无首、迅速崩溃,要么方向扭曲、彻底变质!
郝云听得似懂非懂,但迅速抓住了关键点,“所以策划哥你想模仿世界边缘的体制?”
“也不是。”
姜行矩再次否认了郝云的话,“破壁者和世界边缘是有区别的,他们组织庞大,所以分权有助于管理和抗风险。”
这世界上,有一个「世界边缘」就足够了。
他们「破壁者」虽然与「世界边缘」敌对,但目的终究是殊途同归。
要是两个组织走不同的路线,一方失败了还可以寄希望于另一方可以成功;但要是都走一样的路线,那一方失败等同于大家一起失败!
这一点,无论是之前的姜行矩,还是现在的姜行矩,都拥有着相当一致的想法。
而「锚点」裁判也对此给出了0%偏移值的高分!
姜行矩说道:“集权有集权的好处,那就是我的每一个指令都可以得到最快速、最精准地传达与执行,这一点,我是不会改变的。”
郝云此时却懵了。
他虽然聪明,但终究才18岁,根本没办法拥有姜行矩的全局眼光和思维。
“那,那到底是要怎么做?”
姜行矩说:“在保证破壁者权力归一的前提下,我需要设立一个特殊的、凌驾于常规指令层级之上的角色。一个监督者,一个制衡者。
“他需要足够聪明,能够洞察我每个决策的风险和深意。
“他需要足够坚定,需要对我们的核心理念,以及我们的底线在哪里——有着绝对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念。
“他也需要足够勇敢,需要拥有独立判断的能力,敢于在所有人都沉默或顺从的时候,站出来质疑我的错误指令,而不是被我的权威或逻辑轻易说服。”
姜行矩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将是我、以及整个破壁者最后的底线,如果破壁者永远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那么谁也不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但如果破壁者走向了我们最初誓要反对的深渊,他就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站出来,以我特殊的授权,掌舵,扶正航向。
“他是破壁者最后的保险,是督促破壁者践行规则的裁判,是悬在最高权力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是组织的——吹哨人!”
吹哨人,就是姜行矩来时路上想出的东西。
「破壁者」不会走向「世界边缘」那种国际化大组织的路线,他对「破壁者」的定位是一柄剑,是一柄意之所及,剑锋所至的利剑!
所以他们不能像「世界边缘」那样每个决定都要开个会讨论一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姜行矩不可避免地会出错,在一些小错误上,或许组织成员会提出质疑,姜行矩也能很快自省并改正错误。
但要是再出现像这次一样的不可抗力呢?
这就是「吹哨人」存在的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