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随流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2章 我就是借机生事,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就是借机生事
等离开了新厂区之后,李野问李大勇:“今天怎么是王秦山接待我们呢?是因为他礼拜天值班吗?”</p>
“不完全是,”</p></p>
他说自己经历了昌北机械厂的转变,最理解这些国企职工的心思,可以帮助兄弟单位做好思想改变工作”</p></p>
李野哭笑不得的道:“兄弟单位?他把昌北机械公司跟轻汽公司当成兄弟单位了?”</p></p>
“难道不是吗?”</p></p>
李大勇奇怪的道:“哥,昌北和你们轻汽公司都是港方投资,不算兄弟单位吗?”</p></p>
“这个.算吗?”</p></p>
李野都有些不好说了,昌北这边是港资控股,而轻汽公司是国有控股,并且李野也没有想过把轻汽公司完全私有化。</p></p>
“不算吗?”</p></p>
现在我们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参观了,咱们自家练成的本事,凭什么教给外人?”</p></p>
昌北机械公司在改革之后,生产效率和利润率都创了新高,然后港资就不接待不相干的参观团队了,最多也就是直管上级过来吃吃饭,维护维护关系。</p></p>
这件事李野是知道的,而且也是赞同的。</p></p>
在这一点上,港资跟内地的分歧很明显,或者说港资那边对于内地的“无私分享”非常不理解。</p></p>
内地的某个单位一旦有了新技术、新方法,都会向其他国企开放参观,互相帮助。</p></p>
就比如轻汽公司的前身京城二汽。</p></p>
当年他们研究出了京城130,然后一机部就要求全国的130以轻汽公司的130为蓝本学习,最终送出去了几十套京城130的生产图纸,这个行为让全国各地拥有了几十家生产130的汽车厂。</p></p>
产能提高了,那么各个相关部门是不是就更重视了?那么他们发展到现在的话,还会是汽车行业里的“弟弟”吗?</p></p>
李大勇骑着自行车到了昌北机械公司的技术部,一边领着李野进门一边说道:“哥,我们一直在学习ISO标准,但我觉得如果全盘接受他们的所有要求并不太现实,至少对我们来说有难度.”</p></p>
就是几十年后,内地的ISO9001也跟海外不完全一样,毕竟水土不服,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p></p>
李野淡然的道:“当然,我就是借机生事罢了。”</p></p>
李大勇震惊的看向李野:“借机生事?哥,你这么实诚的人,都学会借机生事了?”</p></p>
“滚,我怎么就实诚了?我聪明着呢!”</p></p>
“嗯嗯嗯,哥你老聪明了,咱清水县没有比你更聪明的.”</p></p>
李野这次确实是借机生事,先提出ISO质量管理标准这个新事物,然后借着机会争权,然后夹带私货。</p></p>
【诸位懂ISO质量体系吗?不懂呀!那就好办了,最终解释权归我】</p></p>
。。。。。。。。。。</p></p>
李野跟吴炎等人去喝酒了,老苗师傅等人却在车间里耐心的参观学习。</p></p>
这一大片厂房,大礼拜天全部正常生产,这个红红火火的景象,让轻汽公司的参观职工不得不虚心学习。</p></p>
一个简单的装配环节,竟然编出了七八页的工序要求,我看都看的头晕,</p></p>
但是看看实际操作,不就是两个加工零件的过盈装配吗?就两句话的事儿,竟然写出这么多的工序,简直就是脱了裤子放”</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