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随流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58.第250章 谁是昙花一现,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58. 谁是昙花一现
谁是昙花一现</p>
五一节前夕,京城青年报的潘小青记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评论通稿,痛斥无良商家假冒名牌产品,欺骗善良大学生的行径。</p>
而在三天之内,全国有超过三十家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让潘小青糊里糊涂的就来了个“全国知名”。</p>
李野留给董跃进的一千美元不是盖的,他照着自己的通讯小本本,挨个报社打了电话过去,不给面子的人几乎没有。</p>
随着大量报纸的转载,后续对于假冒伪劣的探讨文章又爆了一波,“假冒风华牌,手铐上门来”的名声,也是传遍了种花大地。</p>
这比电视台的电视广告,效果都要好上许多。</p>
衣服毕竟是日用品,不像“燕舞燕舞”之类的电子产品,很多人看了也就看了,他没有实力购买,只当个乐子看。</p>
但谁家还买不起一件衣服呀?</p>
既然不法分子仿冒风华牌,那么风华牌肯定是好呗!</p>
于是乎,本来就缺货紧俏的风华牌服装,陷入了全国追捧的境地。</p>
郝健焦急的给李野打电话“他干爹,我实在是抽不开身,没办法押货进京了,我让穆为民替我走一趟.”</p>
“不止是国内的单位向我要货,海外的客商也找回来了,咱们出口的服装根本就供不应求,我已经加价到12美元一件了,还是扛不住啊,我都快愁死了”</p>
“工人现在都是加班七八个小时不行啊!加班四个小时咱们连海外的订单都完不成</p>
好吧好吧!你说了算,不超过四小时但我觉得把风华牌交给外协加工厂不妥。”</p>
郝健真的快愁死了,就在一年前,他还觉得自己养活一万工人压力太大,不如玩点儿倒买倒卖外协加工的套路舒坦。</p>
要知道一万多人,那就是一万多张嘴啊!</p>
先不说每个月的工资发多少,就是每天吃的大米都是个惊人的数字。</p>
鹏城七厂现在有八个食堂,粮食公司的东风卡车每天都送一卡车大米过来,</p>
自己厂的小卡车每天要跑好几趟蔬菜公司,上百个炊事员忙得要死,才能满足李大老板要求的“营养均衡、吃饱吃好”。</p>
可是现在,郝健恨不得自己手下有十万熟练工人。</p>
不就是一天十车大米吗?</p>
咱有钱,有外汇,如果揣一沓外汇去粮食公司走一趟,卡车排着队给你把食堂填满。</p>
如果你要揣两沓过去,直接在伱厂门口建个国营大食堂,连你做饭的功夫都给你省了。</p>
可惜,没有如果。</p>
鹏城七厂就算是一直在招人、培训人,到现在也就刚过一万五千人。</p>
就算把除风华牌以外的服装全扔给外协单位生产,一万多工人不住的加班生产风华牌,都不能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更何况是海一般辽阔的内地市场?</p>
郝健现在才体会到,李野当初那句“工人,才是最珍贵的本钱”的含义。</p>
“还是国营厂老底子厚啊!看来还是免不了要求人喽!”</p>
郝健感叹了一番,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拨通了兄弟单位的电话。</p>
“欸,巴厂长,我七厂郝健啊!哈哈哈,好久不见好久不见我这里有一批急活儿,你看你们有兴趣么?”</p>
“对对对,就是风华牌,这批服装要求太高,我要是让工人熬夜加班怕保证不了质量,我考虑你那里老工人多,肯定是最适合的.”</p>
“钱没问题.外汇也没问题,不过你知道我们能拿到的配额也不高,给你们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二不能再多了,就这么定了,好好,你们要尽快哈!”</p>
“郑大姐,是我小郝啊!你手里那批活儿干完了吗?没干完先停一下,帮我加工一批风华牌</p>
咱们姐弟什么关系,我能少的了你的外汇,你问我怎么闹腾的这么大?我我也不知道为啥我们突然就闹大了呀!”</p>
郝健当然知道,自己的鹏城七厂为什么会突然间闹的这么大。</p>
两年多来,他按照李野制定的步骤一步步发展,每一步都是在不解、疑惑中走过来,但最多半年,事实就会证明李野的英明正确。</p>
而现在鹏城七厂的火热局面,只不过是一系列准备之后的一次爆发而已。</p>
而李野跟郝健说,以后这样的爆发,还有很多很多。</p>
。。。。。。。。。</p>
周六晚上,京城,的当天,李野就让鹏城七厂的人弄了“防伪展示柜”,把几样防伪标识放在灯光之下明晃晃的展示。</p>
以靳鹏对李野的理解,这个方法他一定早就想到了,要不然怎么会下大力气制造防伪纽扣、标签呢?要知道防伪纽扣的成本可真不低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