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断人财路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7章 断人财路,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猫头叔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信邪的朱相行发现,原本他以为卖不出去的老式火门枪、碗口铳竟然在番人里卖得出奇的好。
他们往往拿几倍十几倍价值的物品来换这些火器,一旦买到自己中意的,还会手舞足蹈、载歌载舞,活像一群欢乐的猴子。
他有些狡黠的猜测,那所谓的“麻剌加”不会就是“吗喽家”的雅化名吧?
更有甚者,许多番人还喜欢穿汉人衣冠,他们这些年是看着大明的战舰在大洋上耀武扬威的,也看着大明的一名名商人穿金戴银在南洋横行无忌,他们也想穿上天朝的服饰,做一回唐人。
所以,朱佐敏的货栈中,粗麻布也卖得很好,番人买去后,自己做成仿照汉服的式样,穿得十分欢喜。
过了没多久,朱相行他们甚至还旁观了一场岛上土着的火拼,并且在战斗中,还看到了自家出售的火器。
这两帮土着似乎是因为一片山丘的所有权产生了矛盾,进而发展成决斗,然后越打越大,最后成为两个部落的大决战。
他们两帮人先是各自闹哄哄地相互用长矛、弓箭胡乱打了一通,场面声势浩大,呼声震天,一度让军户们以为是土着们在搞什么节日庆典。
然后在用长矛、弓箭没分出胜负后,他们开始用上了火门枪和碗口铳。
虽然这玩意不好用,装填又慢,但架不住威力大,对于没有护甲的土着来说,这是一锤子买卖,怼谁谁死,实在是干架利器。
然后两边乒乒乓乓打了半天,也不知道打死了几个人,最后打光了铅丸与火药,双双跑到军户们的定居点来祈求购买——买了好回去接着打。
不过这阵仗让朱佐敏以为这帮蛮夷要来攻打他,这回是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迅速集结了所有兵马,严阵以待。
直到看到来采购军火的土着们跪倒在朱佐敏的军阵前,他才好像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土着们喜欢明朝的火器,在于这东西声音大、火力猛,虽然一场战斗开不了几次火,但往往简单几发,就能扭转战局。而且火器用来打猎,也比弓箭长矛杀伤力强,更容易猎杀一些猛兽,因此,朱佐敏的火器甫一销售,就广受好评。
再加上朱佐敏比较实诚,制造的火器不会偷工减料,质量过硬,用了的人都给好评,被用的人也从来没有差评。因此,军火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弄清楚了原因,朱佐敏哭笑不得,命他们放下武器,握手言和,从此不要再内斗,想干仗可以,来参加他的雇佣军嘛。
于是朱佐敏招募到了第一批雇佣兵——整整一百人,这还是朱佐敏卡着各种标准、横挑鼻子竖挑眼选出来的,要是放开了招,都能招到三四百人,比己方的正兵都多了,这就不太安全了。
有了更多的兵马,朱佐敏胆子也更大了,建立起了船队,越过塔布罗海峡(即柔佛海峡),进入北面的山林中,寻找矿藏。
领主贾利勒也有所察觉,不过似乎敢怒不敢言,没有什么动作。
渐渐兴盛起来的淡马锡,开始慢慢聚拢起人气了。
由于淡马锡的海港水深,许多从大明南下的大海船都喜欢停靠在淡马锡,从阿拉伯过来的船只也愿意在这里卸下来一些货物,与唐人交易一波,然后再继续往东或者北上。
于是乎,淡马锡渐渐汇聚起了许多来往的商人,他们在这里出售各国紧俏的货物。有从大明来的丝绸以及陶瓷器,从印度来的织品,吕宋的蔗糖,还有摩鹿加群岛的檀香、丁香、豆蔻等香料,苏门答腊的金子以及胡椒,婆罗州的樟脑,帝汶的檀香,以及南洋各岛所盛产的铜铁锡,在这里统统都有交易。
淡马锡在朱佐敏的经营下,日渐兴盛,大有赶超满剌加的势头。
这就引起了一心想摆脱明朝控制的满剌加国王穆罕默德沙的不满。
想当年他的爷爷建立满剌加后,特意打压其余港口,特别是淡马锡,就是为了让满剌加一家独大,好独占好处。如今淡马锡想要虎口夺食,自然引发了穆罕默德沙的极大不满,他暗中唆使贾利勒,准备对淡马锡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