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回城
甯青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回城,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甯青兕,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玉英也是同样的表态,老太太想女儿的心思还是要满足的。
再说这两年家里的变化看在眼里,儿子们个个都能立得住,日子也越过越好,力所能及之下照顾下小姑子,也是应有之义。
刘德信得了准信儿,就等有机会去津门在沟通了。
其实倒也不是完全的交通阻断,还是看运气。
对一般人来说出行的最大困难其实还是票价,涨得飞起还不一定能买到,就逼你去买内部倒腾出来的黄牛票。
要不是刘德信之前摸到手里的钱够多,也不敢说经常回来,往返一趟小一个月工资没了谁受得了。
现在城乡控制在两方手里,刘德信想着避免麻烦,打算明天去保州之后,等票的时间就住在小院那边了。
老太太听了刘德新的打算,就招呼着王玉英和李秀宁去准备材料,亲自动手和面,要给远方的女儿带点亲手做的面食。
黄子,大饼,糖三角,都用上细面,油糖管够。
不是说这些有多好吃,就是想让女儿尝尝妈妈的味道。
其他人在旁边想要把活儿接过去,都被老太太拒绝了,只能帮忙打个下手。
刘德信和刘德旺也没闲着,去中院的西厢房,也就是之前刘德旺住的屋子重新收拾干净,被褥也都提前换成新的,等姑姑一家回来的时候就住在这屋。
“三哥,年后你和三嫂要是留在村里的话,估计进城就不方便了,要不要一起过去得了。”
之前在保州租房子的时候,就是为了方便大哥回来探亲,现在的形势证明选择是对的,双方在交界的地方检查是很严的。
三哥进城和大哥回村,都有可能触发不可预知的风险。
“不用,我们去了也没事情做,在村里看着家也没事儿,再说也不会一直这样,不是吗?”
三哥摇摇头拒绝了刘德信的提议,还是决定两口子留在村里照顾院子。
“也行,到时候在家里多储存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你们也要注意,有急事儿就去找大姐和姥爷他们。”
“嘿,你这是把我当小孩儿了,看不起谁呢。放心吧,在村里我比你罩得住。”
刘德旺抬手朝着刘德信的方向虚打了一下,笑着说道。
“诶,对了,之前说过的,三嫂娘家村里那个活儿,你去问过没有?”
刘德信突然想起来上次在段王村遇到的杨队长他们,当时说是要开家庭作坊和招收工人的。
“接了,还在村里学过一段时间,当时杨队长还说我学得很好,要带我去厂子里呢,不过我没答应,就接活儿回来在家做。”
刘德旺压低了声音说着,提起来脸上带着自豪的笑意,毕竟难得有很厉害的人夸了自己。
“也行,多学总没坏处,那就先好好做这个吧。”
对于这个结果,刘德信是能理解的,现在三哥估计就是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跑出去闯荡搞事业不适合他。
收拾好西厢房,刘德旺回堂屋去看孩子,刘德信则是去了储藏室,检查粮食副食的存量,补充上消耗的部分,这也是每次回家必须做的。
冲突交火时常发生的日子,粮食就是底气。
等刘德信回到堂屋的时候,做黄子的玉米面和糖三角的白面还在发面,老太太已经烙出好几张大饼了。
擀面的时候用上了猪油,烙出来层层叠叠有嚼劲,泡饼烩饼炒饼都很适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