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皇太极,为情所困的大清雄主6
金小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皇太极,为情所困的大清雄主6,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金小鲤,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天聪六年的正月初一日的朝贺中,皇太极接受了礼部参政李伯龙之建议,废除了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罗玉华继续说道。
“到了天聪九年九月,皇太极召开诸贝勒大臣会议,指责代善对己不恭,众议代善与皇上相左,又列了四条罪状,拟革去大贝勒名号,削除和硕贝勒职,剥夺十牛录所属人口,罚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
“皇太极心中其实有数,他这番操作,不过是借题发挥,为的是提高汗权而已,所以对待代善,他只罚银马甲胄。”
“自此,威胁汗权的三大贝勒势力皆除,皇太极的确实力却大增,而其余贝勒再也无力和他抗衡,他终于做到了。”
说到了这里,徐爱又替她打开了一包猪肉脯小零食,这直播一直说话,也蛮消耗体力的。
罗玉华笑着道了谢,但并没有立刻品尝,而是继续说道:”后来,皇太极为了团结和拉拢汉族与蒙古族,加强统治基础,同时也为了增强军事力量,用以适应对明战争的需要。”
“为了平衡满族八旗旗主和诸贝勒的军事势力,将八旗组织扩大到汉族和蒙古族中。 天聪七年六月,皇太极第一次谕令将士对新附之众,【一切勿得侵扰】。”
”而在他的影响下,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纷纷归降了后金。”
“面对人才的加盟,皇太极更是亲率诸贝勒出迎至浑河,行抱见礼,以示优隆 。”“而孔有德、耿仲明更是带上了一万二千多精壮官兵及红夷大炮。”
“这些人的倒戈,加速明朝的辽东海防的瓦解。在此之后不到四个月,明镇守广鹿岛的副将尚可喜就步了孔、耿后尘。”
“皇太极称赞他【识时势之向背】,【残破海防,实为我功】。”她叹息摇头道,“直到天聪七年,马光远统领汉兵时,实际形成了一个汉军旗,满语叫乌真超哈。 孔、耿、尚所领兵也皆是汉军。”
“而在此之前,蒙古旗兵也已形成。天聪八年的三月十三日,皇太极在沈阳城郊阅兵,参加的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旧汉兵一旗,共十一旗。”
她顿了顿,将肉脯塞到嘴里:“到了天聪九年,已经成长起来的多尔衮等人,平定了察哈尔部,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且获得所谓【历代传国玉玺】。”
“十月,统一族称为“满洲”。十二月,群臣以察哈尔降服及获得【传国玉玺】为由,请皇太极【早正大号】,皇太极却推辞不肯。”
“直到天聪十年,皇太极以【早正尊号】征询汉官儒臣的意见。”她继续道,“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等汉臣都表示赞成。”
“萨哈廉则召集诸贝勒各书誓词,向皇太极效忠。外藩蒙古诸贝勒闻讯也请求上尊号,这一次皇太极同意了。”
“天聪十年三月末,上尊号的准备事宜大体就绪。 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盛京天坛祭天,然后【践天子位】,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并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也就是从一年开始……”罗玉华感慨道,“华夏民族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走上了历史舞台……”
“崇德元年十一月,皇太极以棒子败盟逆命为由,决定发兵讨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