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局已定
炼药塔的口七世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8章 大局已定,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炼药塔的口七世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边塞辕门外,挡不住将士们眼中的热望。王爷亲手将新铸的饷银一一递出,银锭上“永晖”二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却比任何暖炉都更熨帖人心。“弟兄们这双手,该握刀守关,不该为欠饷发愁。”他抚过一名老兵掌心的老茧,声音里带着北疆风雪磨出的粗粝,“今日补发的不仅是银钱,更是陛下对诸位的亏欠。”
校场上,三万铁甲军列阵如林,甲胄相撞声惊起寒鸦数声。王爷登上点将台,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当年咱们在雁门关啃冰碴子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挺直腰杆领饷?”他忽然抽出腰间长剑,剑光映着天边云霭,“如今粮饷已足,兵器已利,唯有一事相托——”剑尖直指苍空,“守住这万里边关,便是守住身后万家灯火!”
声浪如雷,惊落枝头。有士兵举起新领的腰牌,铁铸的“忠勇”二字被体温焐得发烫。他们记得三年前被克扣军粮时,是王爷冒死拦下送往私库的粮车;记得寒冬里他卸下单衣裹住伤兵,自己却冻得咳血三日。此刻攥着沉甸甸的饷银,终于明白,这银钱里铸的不是铜铅,是君臣对他们性命的看重。
“都给咱家听好了!”副将猛擂战鼓,声如滚雷碾过校场,“今日领了饷,明日便把刀磨得更亮!若让胡骑踏破城关——”他忽然指向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你们怀里的银钱,迟早变成贼寇刀上的血!”
暮色四合时,王爷目送最后一支骑兵开拔。马蹄在地上踏出的深印,渐渐被晚风吹来的细沙填平终于懂得,所谓太平从不是天上掉的,是这些把饷银揣在怀里、把家国扛在肩上的人,用热血在冰天雪地里,踏出的坦途。
夜风掠过辕门,送来隐约的驼铃。某座烽燧上,新换的灯笼正被点亮,橘红的光映着守兵挺直的脊背——那光,是饷银换来的温暖,是王爷话里的分量,更是一个国家,对守护它的人,最郑重的承诺。
黄府抄家这天,阳光透着几分冷意。文秀对这变故浑然不知,正对着铜镜,专注地描着最后一道眉。纤细银簪缓缓游走,眼看着眉峰即将勾勒成型 ,尖锐的砸锁声从前院突兀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府中女眷,即刻前往前厅,领取遣散银!”管家扯着嗓子,不耐烦地大声催促。文秀手一抖,银簪差点掉落,望向铜镜里的自己,眼神中满是惊惶与茫然。恍惚间,她才惊觉嫁入黄府已经快一年了。
来到前厅,遣散簿摆在面前。文秀拿起笔,手却忍不住微微发颤,签下名字时,笔尖一歪,墨水在“文秀”二字上晕染开来 ,好似她这一年混沌又无奈的生活。最终,她领到了那十两碎银,分量沉甸甸的,却莫名让她心里空落落的。
文秀捏着这十两银子,指尖微微发颤,目光茫然地在周遭游离,一时间,竟完全没了主意,不知该迈向何方。自她嫁入这黄府,寒来暑往,整整一年,便如被囚于笼中的鸟,和父亲更是音信全无 。如今黄府轰然倒塌,她好似被连根拔起的浮萍,在这世间没了依靠,满心都是无措。
回想起当初,父亲铁石心肠,全然不顾她的苦苦哀求,硬生生将她送进黄府,丝毫不顾她此后的死活。那时的她,满心绝望,甚至在反抗中差点丢了性命。那些被泪水浸泡的夜晚,被委屈填满的白昼,都成了心底无法磨灭的伤痕 。
她在原地呆立许久,将四周巡视一番,终于下定了决心。哪怕姐姐已经不在人世,她还是想去探寻姐姐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她心中,那或许是这冰冷世间唯一还能让她感到一丝温暖与慰藉的所在。她想去寻找哑弟,或许这一路艰难险阻,但她觉得,自己该为过往做出一些弥补,承担起那些被遗落的责任 。
……………………………………………………………………子时初,皇宫内依旧一片忙碌景象。王爷刚结束了与大臣们漫长的商议,在书房里,他仔细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公文,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挥笔批注,将今日诸多繁杂事务逐一规划、安排妥当。窗外的月光皎洁,勾勒出疲惫却坚毅的轮廓。
终于忙完,王爷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起身整理衣袍。此时,一抹温柔的笑意悄然爬上他的嘴角,只因他想起,在那繁华街市的一角,有一座静谧的小楼,楼里有一位可爱的人儿正满心期待地等着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