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清朝那些事32 鲁班造桥遇神仙,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鲁班蹲在断桥残桩上,手指轻轻抚过被洪水啃噬得犬牙交错的石料。七月的阳光像熔化的铜汁浇在河面上,把浑浊的浪涛照得泛着赤金。对岸挑担子的货郎在烈日下扯着嗓子吆喝,声音却被三十丈宽的河面吞得支离破碎——自打三日前暴雨冲垮了这座百年老桥,两岸百姓便如同被天河割断的牛郎织女。
\"师父,这河底怕是有妖物作祟。\"小徒弟阿木抱着墨斗凑过来,衣襟上沾着昨夜熬制鱼鳔胶的焦黄痕迹。他指向河道中央翻涌的漩涡,那水涡旋转得极不寻常,像是被无形的手搅动着,连漂浮的枯枝落叶都绕着它走。
鲁班从腰间解下青铜矩尺,冰凉的尺身贴着掌心纹路。他想起三年前在蜀道修建栈桥时,也曾见过这般诡异的旋涡。当时七个石匠绑着绳索下到河谷,第二天清晨只寻回五具缠满水草的尸首,剩下两人连骨头渣子都没找着。
\"不是妖物。\"他站起身,松木屐在断桥上敲出笃笃闷响,\"是河床底下有东西卡着水脉。\"说话间,矩尺突然在掌心震颤起来,尺端铜铃无风自鸣。鲁班瞳孔猛地收缩,他看到旋涡深处闪过一抹幽蓝,像是巨兽睁开的独眼。
对岸忽然传来喧哗。十几个光着脊梁的汉子推着木轮车,车上堆着新伐的樟木。领头的老汉姓赵,是方圆百里最有经验的筏工,此刻却对着河水直跺脚:\"这水鬼旋涡吞了朝廷派来的三拨工匠,昨夜连王把头的桃木镇水剑都折了!\"
鲁班解下束发的草绳,任河风把花白的鬓发吹得凌乱。他弯腰拾起块青石抛进漩涡,石块未及水面就被无形之力扯得粉碎。\"明日寅时三刻,备三百斤铁砂。\"他突然开口,惊得阿墨手里的墨斗险些摔落,\"要磁州窑烧过三遍的熟铁砂,颗粒不能大过芝麻。\"
更深露重时,鲁班独自提着羊角灯来到河边。灯影摇曳中,他看见漩涡上方坐着个戴斗笠的老者,细竹钓竿竟直直探入湍急的水流。更奇的是那钓线非麻非丝,在月光下泛着银鳞般的光泽,随老者手腕轻抖,竟在漩涡中心画出个完整的太极图案。
\"后生仔,借个火?\"老者转头露出张布满沟壑的脸,皱纹里嵌着河泥,眼睛却亮得像淬过火的钢钉。鲁班递上火折子的手忽然僵住——老人脚边的鱼篓里,分明游着条双头锦鲤,一金一银的鱼头正互相吞吐着水泡。
老者接过火折却不点烟,反倒凑近照着鲁班的面相:\"颧骨带煞,眼藏北斗,难怪敢接这阎王差事。\"他突然用钓竿戳了戳漩涡,\"想要镇住这水眼,得用我鱼钩上挂的物件。\"
鲁班定睛看去,银线末端悬着枚乌黑钓钩,形状竟与他在蜀道见过的古羌族镇水符一模一样。未及细问,老者已收起钓竿:\"明日午时,拿三百斤铁砂来换这钩子。记住,砂要炒得通红,掺不得半点朱砂雄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