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零二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民国那些事16飞虎队与昆明巫家坝,九州民间志,一分零二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巫家坝上空的鲨鱼齿:飞虎队与春城的血色记忆
1939年9月28日,那个注定被铭记的灰暗日子,昆明城仿佛被一只恶魔之手骤然攥紧。凄厉的防空警报,宛如恶鬼的尖啸,狠狠撕破了春城原本宁静祥和的氛围。彼时,巫家坝机场这座始建于1922年的古老机场,还沉浸在往日的平淡之中,丝毫未察觉到即将降临的灭顶之灾。随着日本炸弹呼啸而下,机场的茅草机棚在剧烈的爆炸中瞬间化为灰烬,残片伴着滚滚浓烟四散飞溅,刺鼻的硝烟味迅速弥漫开来,呛得人喘不过气。
在那之后,昆明城陷入了惶恐与不安,人们时常在睡梦中被警报惊醒,匆忙躲进防空洞。而这座古老的机场,虽伤痕累累,却在命运的悄然安排下,即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座闪耀着传奇光芒的空中堡垒。三年转瞬即逝,1942年的一天,当机翼绘着鲨鱼利齿的p - 40战机以凌厉之势掠过波光粼粼的滇池水面,巨大的轰鸣声引得昆明百姓纷纷仰头张望。他们眼中,这些操着古怪口音的外国飞行员,宛如从天而降的神秘勇士,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春城撑起了一道坚固的空中屏障,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掀起了中国西南边陲与西方文明碰撞的惊涛骇浪,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钢铁飞鲨的东方巢穴
巫家坝机场的泥土跑道,在海拔1890米的高原上,永远被一层若有若无的薄雾轻柔笼罩,这是高原给予飞行员们独特又棘手的“礼物”。1941年8月,陈纳德将军神情凝重地站在被炸得坑洼不平的跑道旁,看着首批99架p - 40c战斗机部件从蜿蜒漫长的缅甸公路艰难运抵。运输之路,堪称一场艰难卓绝的冒险。这些拆卸后的钢铁巨兽,在崇山峻岭间,全靠中国民工用那简陋却坚韧的扁担,一步一步挑着翻越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山高路险,每一步都伴随着滚落悬崖的危险,民工们汗如雨下,却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翻山之后,又换乘骡马,驮着部件穿越水流湍急、地势险峻的怒江峡谷。那场景,宛如古代蜀道上的木牛流马,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当机械师们对着这些部件,皱着眉头抱怨缺少工具时,附近村寨的铁匠们听闻消息,毫不犹豫地连夜赶制,送来自家祖传的錾子与锉刀。这些经历过岁月沉淀、打磨过青铜器的古老器具,仿佛被赋予了神奇魔力,在机械师们手中,竟奇迹般地让美式战机重新焕发生机,长出了翱翔蓝天的翅膀。
机场东侧的羊肠坡村,也在不知不觉间成了飞虎队温暖的“编外食堂”。每当p - 40战机那熟悉又震撼的轰鸣声惊起林间鸟雀,村头王阿婆那不大却温暖的灶台上,必定稳稳煨着香气四溢的汽锅鸡。腾腾热气中,鸡肉的鲜香飘散开来,引得美国大兵们垂涎欲滴。他们迫不及待地用铝制饭盒,小心翼翼地交换土陶罐,满心欢喜地品尝这来自东方的美味。甚至有人突发奇想,把云南火腿切成薄片,夹在略显干涩的压缩饼干里,奇妙的组合碰撞出独特的口感。机械师汤姆在日记里,郑重写下:“中国农民教会我们用宣威火腿润滑枪栓,这比美国猪油管用十倍。”这个看似荒诞却又实用的“军事机密”,就这样悄然流传,直到战后才被远在大洋彼岸的五角大楼知晓。
螺旋桨下的文化旋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