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家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章 希望之光,综影视:过分觊觎,富贵家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说着,周远匆匆走进村委会:\"心怡,学校改造的批文下来了!教育厅还额外给了五万块钱买图书和设备!\"

\"太好了!\"心怡跳起来,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周远,\"孩子们终于能有像样的教室了!\"

周远僵了一下,随即轻轻回抱了她。心怡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松开手,脸颊发烫。刘长福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假装咳嗽了两声:\"年轻真好啊...\"

学校改造工程第二天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村民们听说要给孩子们建新学校,纷纷自愿来帮忙。男人们搬运材料,女人们做饭送水,连老人们也闲不住,坐在操场边编竹筐、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场面热闹非凡。

心怡和周远成了最忙碌的两个人。心怡负责工程设计和进度把控,周远则协调人力物资,还要抽空给孩子们上课——临时教室搭在村委会的大院里,条件简陋但学习热情不减。

这天中午,趁工人们休息吃饭的间隙,心怡和周远蹲在工地边讨论一个技术问题。

\"我觉得多功能教室应该增加两个窗户,\"心怡在图纸上比划着,\"这样采光更好,还能节省电费。\"

\"但这样会减少墙面使用面积,\"周远反对,\"图书架和展示板就没地方放了。\"

两人争论得投入,没注意到张铁柱走了过来:\"吵什么呢?大老远就听见你们的声音。\"

心怡抬头,惊喜地发现张铁柱手里拿着两盒饭菜:\"张大哥!你来得正好,帮我们评评理。\"

她简单解释了分歧所在,张铁柱听完,挠了挠头:\"要我说,你们城里人就是想太多。加窗户有啥难的?我爹那辈盖房子,都是先考虑通风采光,东西可以找别的地方放嘛!\"

心怡和周远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笑了起来。

\"张大哥说得对,\"周远摇头,\"我太拘泥于传统教室的布局了。\"

\"不,是我的设计没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心怡也诚恳地说。

张铁柱被两人的态度弄得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我媳妇做了点饭菜,看你们忙得顾不上吃饭...趁热吃吧。\"

放下饭盒,他转身就走,背影看起来有些狼狈。心怡和周远相视一笑,打开还冒着热气的饭盒——红烧肉、炒青菜、煎鸡蛋,朴实却香气扑鼻。

\"真香!\"心怡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张大哥人其实挺好的。\"

\"是啊,\"周远感叹,\"你改变了他,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想法。\"

\"是我们一起。\"心怡纠正道,\"周远,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不可能这么快融入村里。\"

周远低头扒饭,耳根又红了:\"快吃吧,下午还要干活呢。\"

学校改造进行到第十天,主体修缮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这天下午,心怡正在监督电路改造,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嘈杂声。她走出去,看到一群村民围在校门口,情绪激动。

\"发生什么事了?\"她挤进人群。

\"蓝技术员,\"一个妇女拉住她,\"听说你要把学校改成什么'现代化示范校'?还要从城里请老师来?那周老师怎么办?\"

\"对啊!周老师教得好好的,凭什么换掉他?\"其他人附和道。

心怡一头雾水:\"谁说周老师要被换掉?\"

\"张铁柱说的!\"一个老汉指着站在人群后面的张铁柱,\"他说你从城里请了高级教师,要把周老师赶走!\"

心怡震惊地看向张铁柱,后者却一脸无辜:\"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说城里要派新老师来...\"

\"你故意误导大家!\"周远不知何时出现在心怡身边,脸色铁青,\"心怡申请的是支教教师补充,不是替换!现在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老师,六个年级根本教不过来!\"

村民们安静下来,疑惑地看着心怡。她深吸一口气,站到一块石头上:

\"乡亲们,周老师说得对。我们申请了'城乡教师交流计划',会有两名城里老师轮流来支教,每人半年。这样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知识,周老师也能轻松些。没有人要替换周老师!事实上...\"她看向周远,\"周老师将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张铁柱在众人的指责目光中悻悻离去。周远却愣在原地:\"副校长?我怎么不知道?\"

\"我本来想等正式批文下来再告诉你的。\"心怡小声说,\"县教育局已经同意了。周远,这所学校需要你,孩子们更需要你。\"

周远的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个坚定的点头:\"我会尽全力。\"

这场小风波过后,村民们的凝聚力反而更强了。大家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建设,甚至自发捐款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张铁柱虽然嘴上不服软,但干活比谁都卖力,还主动承担了最辛苦的搬运工作。

一个月后,焕然一新的云岭村小学正式落成。洁白的外墙,坚固的屋顶,明亮的教室,还有铺着塑胶跑道的操场和崭新的篮球场。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那间多功能教室——里面有投影仪、电脑和上千册图书。

落成典礼那天,县里来了不少领导,连周远的父亲周处长也专程从省城赶来。父子俩两年来的第一次见面,气氛有些尴尬,但当周处长看到儿子站在台上,被孩子们簇拥着叫\"周老师\"时,这位严肃的教育官员眼眶湿润了。

\"我错了,\"他对心怡说,\"周远比我有远见。农村教育确实需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

典礼结束后,村民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心怡忙前忙后招呼客人,累得腰酸背痛。趁人不注意,她悄悄溜到学校后面的小山坡上透气。

夕阳西下,远处的群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微风拂过,带来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心怡深吸一口气,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就知道你在这儿。\"周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累坏了吧?\"

\"有一点。\"心怡笑着转身,却看到周远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这是什么?\"

\"送给你的礼物。\"周远有些不好意思,\"学校落成的纪念。\"

心怡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精美的钢笔,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致蓝心怡\"

\"这是...\"

\"苏格拉底的名言,稍作修改。\"周远轻声说,\"我觉得很适合你。这段时间,你不仅改变了学校,也点燃了很多人的希望。\"

心怡的鼻子突然一酸:\"周远,我...\"

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是刘长福打来的,声音异常激动:\"心怡!快回村委会!省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要采访你们!说是要做乡村振兴的专题报道!\"

这个意外的消息让两人措手不及。回村的路上,心怡突然想到什么:\"周远,这次采访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趁机宣传云岭村的特色,为下一步发展旅游和农产品销售造势!\"

周远笑了:\"你呀,时刻不忘工作。\"

\"那当然,\"心怡眨眨眼,\"咱们的茶叶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刚起步,需要更多关注。\"

采访持续到很晚。记者对心怡和周远的故事表现出极大兴趣,特别是当他们展示村庄发展规划时。

\"你们真了不起,\"女记者感叹,\"放弃城市优越条件,扎根山村做实事。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

\"其实,\"心怡看了一眼周远,\"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送走记者和领导们,已是深夜。心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却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热乎乎的饭菜和一壶茶,还有一张字条:\"别饿着肚子睡觉。——周\"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心怡的心像被温水浸泡过一般柔软。她捧着还温热的饭菜,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周远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第二天清晨,心怡早早起床,准备去查看新建的茶叶种植基地。刚出门,她就看到周远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两个饭团。

\"早。\"他微笑着递过一个饭团,\"知道你又要去忙,先吃点东西。\"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那一刻,心怡突然看清了自己的心意——她爱上了这个善良、坚韧的男人,爱上了与他并肩奋斗的每一天。

\"谢谢。\"她接过饭团,两人的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又迅速分开,各自红了脸颊。

\"我...我查了天气预报,\"周远结结巴巴地转移话题,\"下周可能会连续降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得抓紧了。\"

\"嗯,我已经安排好了。\"心怡咬了一口饭团,含糊不清地说,\"今天先去茶叶基地看看,下午再去检查排水系统。\"

\"我陪你去吧,今天学校没课。\"

两人并肩走在晨光中的山路上,影子长长地拖在身后,渐渐融为一体。远处,新一天的太阳正从山巅升起,照亮了这个正在苏醒的小山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漂亮炮灰,被真病娇疯批强制了

楼楼云上楼

让你夺舍,你居然跟我共存

四月的尾巴

再见时你是高冷校花我是军训教官

芩安

换江山

巫山傅狸

死的是猫猫我,你渣鱼哭什么哭

好一颗大白菜

我在幕后,创造诡异

一念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