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石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章 红茅染霞],大话灵山,闲石人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十一章:红茅染霞

一、红茅初绽

卯时三刻的灵山还浸在靛青色的雾霭里,海拔一千三百米的褶皱间浮动着鲛绡般的晨岚。青灰岩石上垂挂的苔藓刚抖落夜露,向阳面的红茅草已在第一缕金箔似的光线里睁开了眼。这些生长在页岩缝隙中的草本植物有着火焰般的宿根,长椭圆形叶片边缘细密的锯齿还凝着冰晶,却在晨光拂过时泛起琉璃般的虹彩——那是叶片表皮的蜡质层在折射光线,像无数碎钻缀满连绵的山坡,远远望去,整座山体仿佛在晨曦中燃烧。

山脚下的石板路上响起细碎的脚步声,二十七个村落的采茅人正沿着千年石阶向上汇聚。青壮汉子背着漆绘竹篓,篓沿插着系着红绸的竹铲;妇人的彩衣是用去年的红茅染就,袖口绣着三叠茅叶纹,行走时衣袂翻动,恍若群蝶追逐着霞光迁徙。最前头的孩童们攥着短柄木锄,羊角辫上别着母亲连夜编的茅叶哨,跑过湿润的山径时,鞋尖踢落的露珠在枯草间蹦跳,惊醒了蛰伏的草蛉。

“阿囡慢些跑,当心滑了石阶。”陈阿婆拄着枣木拐杖站在青石桥边,望着孙女秀秀蹦跳的背影含笑叮嘱。七十八岁的老人眼角爬满皱纹,却掩不住年轻时被红茅汁染亮的瞳仁,她腕间戴着用红茅纤维编的护腕,那是女儿临终前最后一件手作。秀秀突然停住脚步,蹲在一丛半人高的红茅前——叶片中央蜷曲的嫩芽刚顶开碎石,新叶边缘的绒毛还沾着粉白的晨霜,像婴儿攥紧的小拳头。

“奶奶你看!红茅宝宝睡醒了!”小姑娘的指尖刚触到嫩芽,三滴露珠便顺着叶脉滚落,在阳光里碎成七瓣彩虹。陈阿婆走过来,粗糙的手掌抚过茅叶时带出沙沙的响声:“五十年前你娘采第一株红茅时,也是这样的天气。那时候啊,山风里都飘着甜津津的草香,连石头缝里冒的泉水都带着胭脂色。”老人从竹篓里取出棉布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根刻着符文的竹片,“每株红茅都要在根旁插上记岁签,这是你太姥姥传下来的规矩。”

晨雾逐渐被阳光蒸散,漫山遍野的红茅在风中起伏,像流动的熔岩湖。采药人分散在各个向阳的坡地,竹铲入土的轻响与孩童的笑闹声交织成曲。当秀秀把第十株嫩芽放进篓子时,山腰间的望京台突然传来铜铃声——那是提醒采茅人前往三清殿的讯号,晨雾中,百十个彩衣身影正沿着“之”字形山道向上移动,宛如五线谱上跳动的彩色音符。

二、采茅仪式

三清殿的飞檐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八根朱漆廊柱上缠绕的金箔茅叶纹在阳光下流转,仿佛活物般随风舒展。殿前的圆形祭台由九块磨盘大的青冈石拼成,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不同年代的采茅图:商周时期的先民跪着采摘,唐宋的匠人背着竹篓,明清的女子抱着陶罐——时光在石纹间凝结,唯有红茅草的红光始终未变。

卯时五刻,钟声从殿内铜钟发出,声波震散了最后一丝晨雾。八十一岁的章长老身着绛红色云纹法袍,袍角绣着二十八宿星图,每走一步,衣摆上的茅叶纹便与地面石纹相映成辉。他手中的桃木杖已有三百年历史,杖头雕刻的茅叶纹路里嵌着细碎的红宝石,那是初代长老从火山岩中寻得的“茅魂晶”。当他踏上祭台的第七级台阶时,东方恰好跃出完整的朝阳,金光照在他霜雪般的长须上,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

“庚子年三月廿六,灵山红茅初绽之期。”长老的声音像山涧中滚动的圆石,清越而沉稳,“自太昊氏教民采茅染衣,至今已历三千七百零七载。红茅生而映霞,是天地赐福之兆;采茅以诚,方不负灵山精血。”他举起桃木杖,杖头的茅魂晶突然发出虹光,照亮了祭台上摆着的七件法器:青铜酒樽、陶制茅盏、丝帛手卷、刻纹玉刀、七星灯台、龟甲占卜盘,还有用红茅根雕成的神农氏像。

当长老的桃木杖轻点祭台中央的太极图,三声钟鸣如春雷滚过山谷。百姓们在殿前三层平台上依次跪下,最前排的孩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磕头,额头碰在温热的石板上发出“咚咚”声。秀秀跪在陈阿婆身边,偷偷抬起眼,看见祭台边缘的铜灯里飘着红茅絮,火焰竟是胭脂色的,火苗跳动时,仿佛有无数小茅叶在火光中舒展。

“红茅红,映灵山——”长老开始吟唱采茅古谣,声音忽高忽低,如同山风掠过茅梢,“露珠晶,润心田——”随着歌声,桃木杖在祭台上画出复杂的轨迹,每一道光影划过,石面上的古老采茅图便泛起微光,仿佛先民们从画中走出,与现代的采茅人重叠。当唱到“染霞锦,佑万民”时,整座山峰的红茅草同时泛起金光,叶片上的露珠竟悬浮在空中,形成一片闪烁的光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修真当反派

爱吃荔枝的东施

带孕出逃后,清冷世子为我折腰

大头丫

女配不走剧情后,他们都疯了

小白桐

全民转职:开局觉醒反社畜技能

荒潇风

重生七百年,从舔狗到仙尊大佬

大海乾枯

穿书七零,肥妻狂撩糙汉老公!

芝士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