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肥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忙碌,山脚下有人家,酸汤肥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焖饭时就腾出手去处理今天摘的吴茱萸,由于在山里不好一颗颗摘,都是整个把头砍下,将晾晒半干的菜都并到一起,腾出了两个簸箕用来装吴茱萸。
看到这些晾晒的东西,叶云华决定明天早上起来还是要到竹林里砍些竹子回来做晾晒架,自己编几个大的竹篾子,这天气越来越冷囤冬菜也得抓紧时间了。
现在有斧头和柴刀,弄些竹子也方便了,后山的树不能随便砍的,砍树得和村里报备,竹子就不用,竹林多,竹子长得快,各村都有手艺好的人做竹制品到县城里卖。
而且秋冬季节砍多少树当柴火,春天就得种多少棵树回后山。村民互相监督,举报核实无误,可以领取奖励金。不然只砍不种,就会像前朝那样靠近山边的村民被大规模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掩盖。所以每年村长在正式入冬前,会组织村里的壮劳力砍树囤好入冬的柴火,家中无壮劳力的,就由妇女做后勤,负责做好干粮给壮劳力带到山上,至于村里的孤寡老人的就由村里共同承担。统一砍伐的树木,来年村长也一样组织好人统一种到对应的地方。
从原身的记忆中听过村里的老人讲过那次发生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画面。密集的山体滑坡让原本郁郁葱葱的地表,大面积裸露,靠近山脚下的房屋和人在瞬间就被掩埋在庞大的废墟之下,河道被淤泥填满,土砖房更是不堪一击,在灾害面前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也是由于那次全朝大规模的灾害,人口急剧减少,粮食作物减产,前朝官府赈灾不到位。埋下了后面百姓推翻前朝的引子,也是由于那次灾害后,官府强制执行这条律令,一经村民举报,查实则由当地县衙处罚,严重会判监。
深山里的树这么茂密也是因为前朝和现在的邑朝监管严厉,古代就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强调按照季节规律去砍伐林木,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利用。古代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朝廷在建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时,如宫殿、庙宇、城池等的工程需要大量木材。
所以叶云华在县城定制的家具都是需要登记的,木匠铺的木材也是经过官府特批的,而且每年都要交付赋税和一定数量的树苗给当地县衙,由县衙统一安排管理。
每个县城的村民每年都会抽取一定量的村民去植树,每个村都会轮到,在春天统一栽种到村里被砍树较多的地方,而且栽种的树木成活率达不到标准,便由负责的栽种的承担责任。
所以叶云华穿越来了这里这么久,一直都是拔芒萁引火,到山里捡的枯枝烧火。其他的人家就算砍树也不会整棵树都砍了,多数都是砍掉较粗的树枝。每年秋收后,百姓都会早早为入冬备好柴火,备好过冬的粮食,不然入了冬后,温度骤降,是真的会冻死人和饿死人的。
在弄好吴茱萸后,饭也焖熟了,吃过饭后。叶云华开始将藏的银子重新挖出来,全部数了数,加上昨天卖的天门冬,扣除定制东西的尾款,一共就剩五十多两银子。将五十两银子揣进兜里,剩下的碎银都藏了起来。
锁门,到溪边看看泡着的野菜,捞起来看一下根部,大部分的泥土都被溪水带走了,还是要再泡多一会,等把打井的银子先送过去后,再回来忙活了。
叶云华抬脚向村长家里走去,半道上刚好遇到莫氏牵着村长家的牛车,走的方向也是往村长家方向,那就是昨天及时去了县城里看大夫了,这样莫氏的女儿性命是保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