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天镇战役(十六),抗战之烽烟万里,爱吃古法焖鹅的威能,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9 月 7 日下午,日军占领盘山后,误以为此时天镇城内是一座空城,没有中国军队,就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大摇大摆地向着天镇城而来,想就此占领天镇。负责防守天镇城的 399 团将士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支日军小部队,于是将计就计在城内设下埋伏,将这支日军小部队放进城后全歼。为了激励守军士气,团长张敬俊下令将城内被打死的日军全部砍下头颅,挂在城墙上。后面的日军发现后,恼羞成怒,立即对着天镇城发起了进攻,但是均被守军击退。
9 月 8 日上午八时,一支日军运输部队十辆车从怀安方向开来,沿着公路向着盘山开进。
日军的车队被王二宝发现,并早早地汇报给了李宏,李宏立即决定伏击这支车队。于是在盘山以北的公路上,李宏带人悄悄地埋伏在此,严阵以待,等候日军军车的出现。
日军车队一共十辆车,由一个步兵小队担任车队警戒。由于日军此时在中国战场上狂飙突进,接连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使得日军大部分人都气焰十分嚣张,对中国军队充满了蔑视,因此整个车队的防御看似严密,实则很是松懈。
李宏事先在公路上挖了一个大深坑,将整个公路挖断,只要日军前排车陷入坑里,就是战斗发起的信号。
这段公路两边都是山坡,是一处很理想的伏击场所。若是谨慎的人从此经过,必然会先派兵侦察两边山坡,但是骄横的日军根本就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因此他们看到这里的地形后并没有侦察,而是一头扎了进来。
李宏在山坡阵地上屏气凝神,眼睛死死地盯着日军的前排车,看着日军车队渐渐逼近大坑,李宏的心也随之提了起来。
没有任何意外,日军的前排车一头就扎进了坑里,由于坑较深,整辆车一下子发生了侧翻,开车的司机当场死亡,副驾上的司机被死死地压在车里,重伤动弹不得。前排车的侧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石子,立即激起无数波纹。后面的卡车紧急制动,整个车队全部停了下来,车上的日军纷纷跳车,一面警戒一面查看前排车的情况。
“打。”
李宏一声令下,两边的山坡上瞬间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枪声。全连所有武器一起开火,子弹万箭齐发般齐齐飞出,射向了公路上毫无防备的日军。一枚枚手榴弹从山坡上腾空而起,如同冰雹一样砸进了日军车队之中。瞬间爆炸的硝烟就覆盖了整个车队,手榴弹的破片将周围的日军崩杀的血流如注,惨叫连连。轻重机枪火力压制,密集的子弹打得卡车叮当作响,火星四溅。
李宏挖的大坑又宽又深,日军的前排车一下子侧翻后就彻底掉进了坑里,完全将日军前面的路堵住了。而最后面的那辆车则是遭到了李宏的重点打击,由三排负责切断日军的退路,因此三排的三具掷弹筒首轮齐射就摧毁了它,整辆车直接起火,堵住了车队后面的路。
日军在小队长的指挥下依托卡车构筑了一道简易防线,防御李宏的攻击。此时,残存的日军还有 40 人左右,其余人都已经在刚才的火力打击中被击毙。三挺歪把子机枪被架了起来,对着山坡上展开反击,两个掷弹筒小组开始对两边山坡上的机枪火力点进行定点清除。
为了应对日军的掷弹筒和机枪手,李宏在战斗开始前就已经从全连挑选了 10 名枪法优秀的士兵,专门打日军的掷弹筒和机枪手。而且李宏自己的枪法也不错,本身穿越前就有不错的射击基础,如今李宏也拿着一支三八式步枪瞄着日军的掷弹筒和机枪手开火。
因此,当日军的掷弹筒和机枪手开火后,立即就被李宏重点照顾。在机枪手和掷弹筒之间,李宏优先打击的就是掷弹筒,这是因为日军的歪把子机枪与李宏部队里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对比,各项性能都差了不少,在战斗中,日军的机枪往往就会被中国军队的捷克式轻机枪压制。这也使得掷弹筒成了战场上对李宏的部队威胁最大的武器。当日军的掷弹筒开始开火后,立即就被李宏事先安排的士兵一个个点名。日军的掷弹筒仅仅 打出了三轮榴弹,就被两边山坡上的 士兵远程压制。一颗又一颗精准的子弹将日军的掷弹筒手挨个点名。
日军的小队长看到自己一方的掷弹筒手接连阵亡,立即意识到了对方在刻意针对他们的掷弹筒,对方的指挥官一定很熟悉他们的战术。于是日军小队长看了看两边的山坡,从火力上判断,伏击自己的中国军队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并且中国军队占据地利,从两边山坡上居高临下,对自己一方形成了夹击之势。反观自己一方,此时掷弹筒被中国军队压制,根本无法发挥力量,手里的歪把子机枪在和中国军队对射中因为性能的差距落入下风,并且机枪手也遭到了中国军队刻意针对,即便自己想要向山坡上反击,也没有掩护火力。况且自己的小队兵力单薄,也无法夺下公路两边的任何一面山坡。如今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不利于日军,日军小队长已经看出了继续坚守百分百就会全军覆没。
于是日军小队长当即下令:“八嘎,这些支那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再打下去对我们大大不利,立即炸毁物资撤退。”话音落下,周围的日军纷纷开始取出手榴弹,准备炸掉卡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