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橘子洲头
小鸣同学h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橘子洲头,山河入墨:我的旅行才刚刚开始,小鸣同学hi,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橘子洲头的四小时
嘉恒站在火车站的出站口,长沙的热浪裹挟着这座城市独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他看了眼手机,距离下一趟火车发车还有四个小时,而他心心念念的,是去橘子洲头看一看那尊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师傅,去橘子洲头!”嘉恒拦了辆出租车,心急如焚地说道。一路上,他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街景,脑海里全是毛泽东那些激昂的诗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他轻声吟诵着,对即将见到的雕塑充满了期待。
终于,嘉恒来到了橘子洲头。一踏入这片土地,他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湘江水悠悠流淌,江面上波光粼粼,对岸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沿着江边的步道前行,嘉恒的心情愈发激动。他路过一片葱郁的树林,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走着走着,嘉恒远远地就看到了那尊宏伟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它屹立在橘子洲头,背倚湘江,面向长空,仿佛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嘉恒加快了脚步,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当他终于站在雕塑前时,嘉恒完全被震撼了。雕塑总高32米,长83米,宽41米 ,基座3500平方米,由八千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巨石拼接而成,气势磅礴。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在凝视着这片他曾为之奋斗的土地,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那微蹙的眉头,透露出“心忧天下”的使命感;那宽阔的肩膀,让人联想到他“胸怀大志”的豪迈。
嘉恒仰望着雕塑,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从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到领导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再到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功绩,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些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毛泽东一生的写照,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告白。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嘉恒在心中默念着这些诗句,仿佛看到了当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在这里畅谈理想、指点江山的场景。他们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抱负,为了改变国家的命运而努力奋斗,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嘉恒。
在雕塑基座周围,镌刻着毛泽东生前写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等毛体书法诗词。嘉恒沿着基座缓缓走着,仔细地欣赏着这些诗词。那苍劲有力的字体,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他感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
嘉恒拿出相机,想要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他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着雕塑,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他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在拍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雕塑的一些细节。比如,毛泽东的头发被风吹起,显得格外飘逸,仿佛在诉说着他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让人感受到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你也很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吗?”一个甜美的声音在嘉恒耳边响起。他转过头,看到一个女孩正微笑着看着他。女孩穿着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裙摆随着微风轻轻飘动,她的皮肤白皙如雪,眼睛明亮而清澈,仿佛藏着一湾清泉。
“是啊,我特别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充满了力量和激情,每次读都让我热血沸腾。”嘉恒有些激动地说道。
“我也是。我觉得毛主席的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的体现。”女孩说着,眼神中透露出敬佩和崇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