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陆鸣:太子赵桓
用户lllllIIl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陆鸣:太子赵桓,世界的映像,用户lllllIIl,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官道,一路向北行进。几日跋涉终于抵达赵国都城。
你遥想起上次来到赵国都城,那还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如今,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再次重返这片土地。赵国都城的轮廓在视线中逐渐清晰,城墙上的砖石依旧坚固如初,城门上的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一切都和你记忆中的模样相差无几。
当队伍缓缓前行,路过一处府邸时,你不禁微微侧目。那正是林府,这座府邸承载着你初来赵国都城时的诸多回忆。林肃,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此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也不知如今的林肃,过得怎么样了?
但你很快便回过神来,暗自思忖,罢了,现在可不是沉溺于私事的时候。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缓缓地笼罩了整个赵国都城。华灯初上,宫中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热烈进行。
宴会上,珍馐美馔摆满了一桌又一桌。精美的青铜食器中,盛放着色泽诱人的佳肴,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宫殿。玉盘里的烤鹿肉外酥里嫩,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雕花的银盘中,鲜虾与鲜贝拼成精美的图案,仿佛一件艺术品;还有那冒着热气的炖熊掌,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赵国皇帝赵武高坐主位,身着明黄色龙袍,那龙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烛光的映照下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头戴冕旒,冕旒上的玉珠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神色威严又带着几分笑意,那笑意中,既有对宴会的满意,也有对宾客的欢迎。
身旁坐着的是太子赵桓,身材修长,体态端庄,举止间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袍上用金线绣着云纹和瑞兽,腰间束着一条黑色的玉带,更显身姿挺拔。面容白皙而温润,如同羊脂玉般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两道剑眉斜飞入鬓,宛如划破夜空的闪电,英气十足。眉下那双眼睛,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透着聪慧与温和。
赵国是以武力定国,赵武更是英勇善战,百战百胜。继位之前,他曾多次亲率精锐之师,如猛虎般冲击西域诸国联军。在那黄沙漫天的战场上,他手持长刀,身先士卒,喊杀声中,他的身影如战神般勇猛无畏。每一次冲锋,都让敌人闻风丧胆;每一次拼杀,都为赵国的统一大业增添了辉煌的一笔。最终,他实现了西部的统一,为赵国开拓了广阔的疆土。此刻的他虽然已不再年轻,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种纵横捭阖的霸主之气依旧展露无疑,仿佛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望而生畏。
尽管按照礼仪,两国外交应当次日先在朝堂之上举行庄重的仪式,并由使者向赵武皇帝递交楚国的国书。然后才举行盛大的国宴,但赵武不喜繁文缛节,他大手一挥,特意免除了这些繁琐的程序,直接为使团准备了国宴。或许,这也是武将出身的帝王特有的豪爽与干脆吧。
酒过三巡,众人的脸上都泛起了微微的红晕,气氛也越发热烈起来。赵武也开始进入正题,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着一丝期待,缓缓说道:“朕早有耳闻贤侄灵慧天纵,制器神妙,今日得见真人,果然不同凡响。之前朕在国书中提及的传授纸张技艺一事,不知楚君意下如何?”
你连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楚国正是为此事而来,还请陛下允许陆鸣将纸张呈上。”
赵武微微点头,说道:“准。”
言毕,你就让人将装好纸张的木匣呈了上来。你小心翼翼地接过木匣,毕恭毕敬地交给了赵武,并详细地介绍起纸张的特性。他说道:“陛下,这纸张比以往的纸卷更薄、更轻便,携带起来极为方便。同时,它又具备了良好的韧性,不易破损。而且,陛下,您看,如果将笔墨书写在这上面,也不会晕染,字迹更为清晰。就算是用来作画,色彩也能更加鲜艳,比纸卷更为生动逼真。”
赵武接过纸张,仔细地端详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轻轻抚摸着纸张,连连点头,说道:“当初林将军呈上来的时候,朕还真没注意,只是觉得比纸卷更轻,如果用来传递消息,信笺再合适不过。听贤侄这么一说,的确是要比纸卷优越得多。”
楚国皇子微笑着说道:“陆鸣此次前来正是奉昭命传授纸张而来。待赵国也掌握此门技艺之后,自然也可以生产出这样的纸张。”
赵武摆了摆手,说道:“不急,贤侄不妨在宫中多住几日,传授一事,可以从长计议。”
随后,赵武将楚国使团安排至迎晖宫。这迎晖宫是专为外国使团暂住的宫殿,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分为前院、主殿、后院、侧殿等多个区域。前院宽敞开阔,地面用青石板铺就,两侧种植着高大的松柏,庄严肃穆。主殿气势恢宏,采用了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后院是一个宁静的花园,里面种植着各种花卉和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侧殿则是使团成员的居住之所,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足够你们一行人居住。
这日,太子赵桓前来拜访。本来这样的会面在访问期间比较频繁,也是外交礼仪之一,你一开始也没太在意。
见面后,互相寒暄了几句。赵桓的态度亲切和蔼,让人如沐春风。渐渐地,他们也熟络起来。算起来,赵桓比你大八岁,因此他也亲昵地称呼你为“贤弟”。
赵桓微笑着说道:“陆贤弟,都曾去过哪些地方呀?”
你回答道:“秦国,赵国我都去过。”
赵桓饶有兴趣地问道:“那这两国,以陆兄之见,有什么不同呢?”
你思索片刻,说道:“如果非要讨论一些不同,最明显,恐怕就是建筑了吧。秦国的建筑多用红色,或者黄色来进行配色,金碧辉煌,更华丽一些。而赵国的建筑则会大都是黑色为主色,更庄严,肃穆。”
赵桓点头赞同道:“的确如此,想不到陆贤弟年纪轻轻,不仅仅见多识广,还担任了鸿胪寺卿。在楚国众多皇子之中,恐怕是最为出色的那一个吧?”
你连忙谦虚地说道:“太子殿下言重了,陆某能得此职务,全是侥幸罢了,说起来,还要多谢陛下。”
赵桓微微一愣,问道:“谢父皇?此话怎么讲。”
你解释道:“如果不是陛下国书写明渴望纸张技艺的传承,恐怕我也不会被父皇授予鸿胪寺卿一职。”
赵桓恍然大悟,说道:“难道这纸张技艺也是陆贤弟自己钻研之结果?”
你连忙摆手说道:“太子说笑了,陆某只是参与罢了。”
赵桓微微点头,说道:“看来贤弟确是慧心独具呀。只是本宫想这样复杂的技艺一个两个人恐怕是不能钻研出来的吧?”
你说道:“的确如此,之前宫里有个工匠坊,用于研制一些新奇的玩意。本来制造的东西是用来娱乐的。后来渐渐发现,有不少好物,值得进一步钻研,可以造福国家,造福社会。这才一步一步扩展至今。”
赵桓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
赵桓略作沉思,开口道:“只是不知道贤弟的工匠坊都研究些什么?有没有毒药呢?”
闻听此言,你心中一惊,脸上却依旧保持着镇定,说道:“殿下何出此言呢,工匠坊皆是秉持着造福万民、推动技艺进步之心,研究的都是些正道的工具或者用品,诸如精巧的农耕器具以助农事,实用的水利器械以兴水利,方便百姓生活的种种发明。这般光明磊落之所,又怎么会去研究那等见不得光、戕害生灵的毒药呢 ,殿下怕是有所误会了。”
赵桓听后笑了笑,说道:“本宫只是想知道,以月长清之能,除了毒药以外,还能够研究一些什么工具和用品?”
你一惊,他怎么知道月长清在楚国,难道那天偷袭月长清的是太子的人?
但你还是不动声色地说道:“太子殿下口中之人,我未曾听过。太子殿下是否弄错了呢?”
赵桓听后站起身,说道:“贤弟啊,看来我们接触的时间还不够多呀。也罢,今日不早了,本宫就先告辞了。”
你正准备起身相送,太子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贤弟今日既然来到了赵国,就当这里是楚国宫中一般,用不着那些繁文缛节。”
说着,太子就摇着扇子,大步流星的走出了迎晖宫。似乎刚才他什么奇怪的话也未讲过。
你望着太子离去的背影,思索起来。太子知道是自己带走了月长清,还知道自己将其安置到楚国皇宫之中。难道他也在楚国皇宫中安插了探子吗?那天偷袭月长清的到底是不是太子的人,这一切和赵国皇帝赵武有没有关系。
这一连串的疑问,如同乌云般笼罩在你的心头,让这次赵国之行的形势变得复杂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