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神道,劫运天录,知行意,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远古蛮荒之时,先民多是愚昧,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
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成长,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
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出于对天地间众多强大的异类生灵的畏惧,当时的人族先民进而对其等产生了最原始的信仰崇拜。
彼时,人族内部信仰混乱,各部之间都有自己所信仰的神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的神灵体系。
其后,历经三皇治世,伐山破庙,驱除了大量的血腥崇拜的邪神、异类神,并逐渐建立起了人族自己的神系。
香火神道,关键在于信仰和祭祀。
凡行此道者,皆以众生之愿力为基础,聚一方香火,方可入神道,凝法身,做神灵。
而后开神庙,播信仰,驱邪神,斗妖魔,收集亿万香火愿力,成就无上神道。
神道修行在于愿力,修习此道者只要能聚得一方香火,入门便极为简单,并不算难。
然而即使如此,这世间生灵,却也不是谁人都有资格,走这条路的。
在如今的神州之内,大小国家林立,多达数百。
虽然各国内部,对于神道修行的细微处要求有些不同,但是在根本上还是有些共同点的。
神灵入祀的基本依据,按照《祭法》中的规定:“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
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材用也。
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简而言之,就是于人族无功者,死后不可以封神。
凡人族之士欲成神道,必先得到其所在地之朝廷官府的册封方可。
否则一律为淫祀邪神。
当然,这里所说的册封,指的是对于正神之位而言,一般的阴差吏员不在此类。
远古先贤开神道,乃是为了解决世间日益增多的鬼魂问题。
亡魂会对生人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自远古之时起,随着人族死后所化成的鬼魂数量越来越多,生人与亡魂之间的冲突,也变得突越来越大。
这让生人开始厌恶起亡魂来。
但是因为人鬼乃是同源而出,诸多鬼魂中不乏尚有血亲在世者。
所以并不能像对待异族妖魔一般,简单的将世上众多的鬼魂给屠灭了事。
为了解决人鬼之间的冲突,当时的人族共主泰皇,因此创立了人族神道,用以平衡生人与鬼魂之间的局势。
在神道神灵享受香火祭祀的场所内,往往会形成一方秘境。
秘境中的环境,不利于一般生人存在,但是对于鬼魂来说,却是有着极大的好处。
因此,在人族香火神道创立后,泰皇便将当时的人族疆域内的所有鬼魂,都给迁入其中。
如此一来,便顺利的解决了,生人和鬼魂之间的矛盾。
此举可谓是化凶为吉。
鬼魂居住于神灵秘境法域之中,不仅解决了人鬼之间的冲突,还为人族增加了一份底蕴,可以说是双赢的结果。
而且,香火神道的创立,同时也为人族中修行资质低下、修为低微的族人,再开一条前路。
修行之路多坎坷!
古往今来,能得长生者,能有几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