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6章 千古孤臣,神探施公,清月风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黎明时分,施公换上官服,怀揣账册原件,乘轿前往按察使司衙门。晨雾中的扬州城静谧安详,与他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
按察使黄大人刚刚起身,听闻施公大清早求见,眉头微皱,还是命人引至书房。黄大人年近六旬,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施大人这么早来访,必有要事啊。\"黄大人呷了一口茶,语气平淡。
施公躬身行礼:\"下官冒昧打扰,实因查获一桩大案,不得不紧急禀报。\"他从怀中取出账册,双手呈上,\"此乃扬州官仓亏空案关键证据,牵涉府衙、漕运司乃至布政使司多位官员。\"
黄大人接过账册,慢条斯理地翻阅,面色始终如一潭死水。施公注意到,当看到布政使张大人名字时,黄大人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证据确凿啊。\"黄大人合上账册,叹了口气,\"施大人打算如何处置?\"
施公正色道:\"依《大明律》,监守自盗官粮百石以上者斩,此案涉案数万石,主犯当凌迟处死,从犯皆应严惩不贷!\"
黄大人不置可否,起身踱到窗前,背对施公道:\"施大人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有些事...不宜操之过急。\"
施公心中一沉:\"大人的意思是?\"
\"官场如棋局,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黄大人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看着施公,\"此案牵涉太广,若一网打尽,恐扬州官场瘫痪,影响朝廷税赋。不如...抓几个小吏交差,其余人等令其补足亏空,戴罪立功。\"
施公强压怒火:\"黄大人,五万石官粮被盗,多少百姓因此挨饿?若纵容此等蛀虫,国法何在?天理何在?\"
黄大色一沉:\"施公!本官好意相劝,你莫要不识抬举!\"他放缓语气,\"你可知布政使张大人是谁的门生?是当朝户部尚书的得意弟子!你一个四品知府,拿什么跟他们斗?\"
施公挺直腰板:\"下官只知秉公执法,不问权贵。\"
\"好一个'秉公执法'!\"黄大人冷笑,\"本官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账册留下,本官自会处置。\"
走出按察使司衙门,施公仰天长叹。李默迎上来,见施公面色凝重,已知结果不妙。
\"大人,接下来怎么办?\"
施公沉吟片刻:\"黄按察使靠不住,我们得另想办法。\"他看了看天色,\"走,去茶馆听听民间议论。\"
城南\"清音阁\"茶馆是扬州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施公换上便服,与李默坐在角落,要了一壶龙井。
茶馆中央,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说书,醒木一拍,声音洪亮:\"今日老朽不说那三国水浒,单表咱们扬州城新近发生的一桩奇案!\"
施公与李默对视一眼,凝神静听。
\"话说扬州知府施大人,明察秋毫,用那'水浮法'验出漕粮掺沙,揪出一窝贪官污吏!\"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述施公破案经过,引来满堂喝彩。
\"好!施青天!\"茶客们纷纷叫好。
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高声道:\"听说施大人最近在查官仓亏空案,牵出不少大鱼呢!\"
\"我也听说了,\"另一茶客压低声音,\"据说连布政使司的大人们都...\"
\"嘘!慎言!\"旁边人急忙制止,\"小心隔墙有耳!\"
施公若有所思。这时,邻桌两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交谈引起了施公的注意。
\"钱会长这次怕是要栽跟头了。\"
\"未必。听说黄按察使已经压下了案子。\"
\"可民间议论纷纷,若传到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