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布衣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火爆的月饼,萧黛玉传,江南布衣李,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月十五,中秋节。

成贤街和梧桐巷人挤人,人挨人,逼得京都府尹不得不派衙役前来维持秩序。

“红楼”和“绛芸轩”的月饼卖爆了。就连李太白专属的臭豆腐月饼竟然都找到了知音,喜得李太白特意为那个顾客题了一副扇面。京中勋贵世家几乎家家几盒“红楼”或者“绛芸轩”的月饼,走亲访友如果不送一些“红楼”或者“绛芸轩”的月饼你都不好意思出门。就像它们打出的月饼广告:今年中秋不收礼,收礼只收“红楼”(“绛芸轩”)月饼!

若不是见销售太火爆,排队购买者自发要求每人限购一盒,只怕这“家家”都要直接变成“几家”。

往年畅销无比的“得乐楼”家的月饼都快无人问津了,不得不降价销售。月饼这东西,节令性实在太强,八月十五之前是一个高价,八月十五之后就是另一个低价了。没办法,齁甜油腻的东西,十人里有两个人能喜欢就谢天谢地了。若不是为了过节应个景,估计没几个人喜欢吃这又油又腻的玩意儿。不过以后就不一样了,月饼现在竟然有了咸口的。京都人还是第一次吃到咸口的月饼。所以一下子就卖疯了。哪怕“红楼”和“绛芸轩”的大厨帮佣们赶工积累了四天的量,依旧是一天之内就销售一空,很多后来者没买到,只好转道去“得乐楼”买,结果就是这部分人根本不敢出门走亲访友。

靖安侯府也没有买到“红楼”和“绛芸轩”的月饼。得益于萧清音的特殊“关照”,两个地方的月饼一排到靖安侯府的人,不是刚卖完,就是没货了,等他们一走,“新货”就又续供出售了。再一排队,又没了……靖安侯府的人想发火都没法发,因为人家客客气气的道歉了,还送了一堆的优惠券,据说消费时可以打“九五折”。气得侯夫人和靖安侯两夫妻在瑞祥院里玩起了摔杯子的游戏,还比“谁摔得更碎”。

于是,靖安侯府也只能去“得乐楼”买了几个月饼应付应付。靖安侯落不下面子,不想提着“得乐楼”的月饼走亲访友,干脆大门一关,推说老母新丧,家中守丧,概不见外客。

户部尚书府里,赵夫人正在耳提面命萧玉荷:“大娘子,亲家公既然说守丧不见客,那你和大郎也不要去叨劳亲家了。今日就在府里过中秋好了。可惜我差了嬷嬷们去排队,只排到了一盒莲蓉蛋黄月饼和两盒肉松蛋黄月饼,那蟹粉月饼竟是一个也没买到。”

赵夫人自萧老太太去世后,便对萧玉荷多有不满,时常把她叫到跟前训话。今日萧玉荷本来也想去“绛云轩”买月饼,却被赵夫人拉到堂前训到现在。

赵夫人现在看不顺眼萧玉荷的一大原因就是萧老太太的葬礼。因为靖安侯府老太太的葬礼在勋贵世家圈彻底传开了,堪称天方夜谭比话本子还要精彩的葬礼,让京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是议论纷纷。

百姓们交谈是因为对昔日高高在上可望不可的人能踩上一脚,能体验到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勋贵们的交谈则是含义更加丰富了。政敌们可以把它当作攻讦靖安侯的工具,中立者则是把它当作家训的反面教材。亲友们却是避如蛇蝎的嫌弃,以免惹得一身羊骚臭,引火烧身。君不见连平阳侯府也没再怎么与靖安侯府往来?

所以赵夫人巴不得靖安侯府闭门谢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明末人民

门窗安装师傅

江湖:一人一刀,杀十年人间

卿问真

重回九零,我和漂亮女刑警同居

风筝家的折耳猫

阴盛阳衰?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

兄弟别回头我是捣蛋猫

秦时:我也成了迷人的老祖宗

枫吹云落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