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闲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不婚兄弟(113),荷叶闲客短篇小说集,荷叶闲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天下午,王光毅在病房外的走廊上遇到林晓雯。\"王医生,你妈妈恢复得不错。\"她微笑着说。
\"谢谢,多亏了你们的专业治疗。\"王光毅难得地露出笑容。
\"其实...\"林晓雯犹豫了一下,\"我能理解你们对婚姻的顾虑。我前男友就是因为害怕结婚后的财产问题,最后选择了分手。\"
王光毅惊讶地看着她:\"你也遇到过这种事?\"
\"不止我。\"林晓雯苦笑,\"我们科室三十岁以上的单身女医生有五个,都是因为男方各种顾虑而分手。现在这个社会,好像谁都不敢轻易相信谁了。\"
两人站在窗前,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上,形成一道明亮的分界线。王光毅突然觉得,也许并不是所有女性都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就在这时,王光宏匆匆走来:\"光毅,妈醒了,说要见我们。\"
病房里,李淑芬虚弱地拉着两个儿子的手:\"妈妈错了...不该逼你们...只要你们健康快乐...结不结婚...都行...\"
王光宏眼眶红了:\"妈,您别这么说。我们会好好考虑的,您先养好身体。\"
离开病房后,兄弟俩坐在医院天台的长椅上。夕阳西下,整个城市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
\"哥,我在想...\"王光毅打破沉默,\"也许我们太极端了。不是所有婚姻都像我们看到的那些案例一样。\"
王光宏望着远处:\"今天神外收了个女病人,二十八岁,脑瘤晚期。她丈夫从入院到现在寸步不离,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康复科有个老先生,中风偏瘫,他老伴每天来给他做康复训练,风雨无阻。\"王光毅接话。
两人陷入沉思。也许,在这个充满算计的时代,仍然存在着真挚的感情,只是他们太过专注于黑暗面,而忽略了那些温暖的光芒。
\"等妈好些了,\"王光宏最终说,\"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接触一些人?不抱太强目的性的那种。\"
王光毅点点头:\"林医生好像挺不错的。\"
\"哟,开窍了?\"王光宏笑着捶了下弟弟的肩膀。
远处,城市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黑暗中闪烁的希望。也许,关于婚姻和爱情,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但至少,他们不再完全关闭那扇门了。
医院的走廊永远散发着消毒水的气味,王光毅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淅淅沥沥下起的春雨。三周过去了,母亲的病情稳定下来,但右侧肢体仍然无力,需要长期康复训练。
\"王医生,又来看妈妈啊?\"护士站的护士笑着打招呼。自从李淑芬住院,神外的王医生变成了康复科的常客。
王光毅点点头,却没有立刻去病房。他需要一点时间整理思绪。母亲病倒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她流着泪说不再逼他们结婚的模样,让他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天台的门吱呀一声打开,王光毅本以为会是哥哥,却看到一个穿着病号服的瘦弱女孩。她约莫二十五六岁,苍白的脸上有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
\"抱歉,我不知道这里有人。\"女孩声音轻柔,转身要走。
\"没关系。\"王光毅说,\"雨不大,你可以留下。\"
女孩犹豫了一下,走到栏杆边,深深吸了口潮湿的空气。\"住院部太闷了,消毒水的味道闻久了会让人忘记外面世界的味道。\"
王光毅注意到她手腕上的病人腕带:张雨晴,26岁,神经外科。职业敏感让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哪个脑瘤患者。
\"你是神外的病人?\"他问。
张雨晴转头看他,眼睛弯成月牙:\"你是王光毅医生吧?我是你的病人,不过你大概不记得了。你每天要见那么多患者。\"
王光毅确实不记得。作为神经外科医生,他刻意与病人保持距离,尤其是预后不良的病例——这是他在导师那里学到的自我保护方式。
\"胶质母细胞瘤,四级。\"张雨晴平静地说,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天气,\"上周你参与了我的会诊。\"
雨丝变得密集起来,打湿了天台的地面。王光毅想起这个病例了——肿瘤位置深且弥散,手术风险极高,家属选择保守治疗。
\"下雨了,回去吧。\"他说。
张雨晴却伸出手,接住雨滴:\"多好啊,还能感受到雨的温度。王医生,你知道吗?自从确诊后,我每天都像在参加一场限时体验——阳光、雨水、花香,甚至是医院食堂难吃的饭菜,都变得珍贵起来。\"
王光毅怔住了。他看过太多生死,却很少听到这样的感悟。大多数患者要么恐惧绝望,要么麻木接受,很少有人像她这样——清醒地拥抱每一刻。
\"你不害怕吗?\"他忍不住问。
张雨晴笑了:\"怕啊,每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哭。但白天我要笑着,因为我爸妈已经很痛苦了,我不能让他们更难过。\"她指着远处雨幕中的城市轮廓,\"看,多美的城市,我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呢。\"
一滴雨水从她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雨还是泪。王光毅突然感到心脏被什么击中了。他习惯了用理性分析病情,用技术解决问题,却很少真正看见病人作为\"人\"的那部分。
\"我该回去了,不然护士要找了。\"张雨晴抹了把脸,\"谢谢你听我说这些,王医生。\"
王光毅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瘦弱却挺拔,像风雨中顽强生长的小草。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不婚主义产生了动摇——如果生命如此短暂,是否应该勇敢地去爱一次?
与此同时,康复室内,王光宏正协助林晓雯为母亲做肢体训练。窗外的雨声为室内增添了几分宁静。
\"阿姨,再坚持五下,很好!\"林晓雯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她扎着简单的马尾,白大褂下是修长的身材,指导动作时专业而耐心。
李淑芬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仍努力完成每一个动作。王光宏在一旁扶着母亲,目光却不自觉地追随着林晓雯的身影。这三周来,他惊讶地发现这位康复科医生不仅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有着超乎寻常的共情能力——她记得每个病人的喜好,知道如何激励他们坚持训练。
\"今天就到这里吧。\"训练结束后,林晓雯擦了擦汗,对王光宏说,\"阿姨进步很快,照这个速度,两个月后生活自理应该没问题。\"
\"多亏了你。\"王光宏递给她一瓶水,\"你的训练方案很有效。\"
林晓雯接过水,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他的,两人都迅速缩回。\"是阿姨自己很努力。\"她低头拧开瓶盖,\"不过完全康复需要家属的持续配合。\"
\"我会安排好的。\"王光宏说,\"我和光毅调整了值班表。\"
窗外,雨势渐大,敲打着玻璃。林晓雯望着雨幕出神:\"你知道吗?我做康复科医生是因为我奶奶。她中风后,康复训练不够系统,最后只能坐轮椅度过余生。\"
王光宏没想到她会突然分享这样的往事。\"所以你是为了家人才学医的?\"
\"部分是。\"林晓雯转向他,眼神清澈,\"更重要的是,康复科能看到人性最坚韧的一面。那些重新学走路、学拿筷子的病人,他们每天都在创造奇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