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章 暖香绕梁,问九卿,姒锦,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圣女心中的情,又系于何人?”
图雅抬眸。
看着皇帝灼灼的眼睛,不由指尖微颤。
这些日子,朝野上下都说她宠冠后宫,其实每次崇昭帝过来,只是同她说说话,品茗论道,并没有侍寝。
乌兰雪山的圣女,身负神谕,何等圣洁,她入宫当天就直言,便是死,也不会在没有合卺之礼,没有金册诰封的情况下,无名无分陪侍帝王……
许是皇帝太容易得到曲意逢迎的美人,对这个得不到的女子,反倒多了宽容与耐心……
即使什么都不做,他每日里也会前来含章殿,听她说些圣山逸闻、祈福秘术,整个人也能平静不少。
只是,萧贵妃按副后之礼下葬,宫中服丧要三个月。
这一瞬间,崇昭帝觉得三个月的期限,变得无比漫长……
-
崇昭帝从含章殿出来时,暮色已浓。
宫灯在晚风中明明灭灭,映得琉璃瓦上粼粼金波。
他忽然驻足,吩咐王承喜。
“宣钦天监监正,即刻到御书房奏事。”
王承喜躬身,“喏。”
半个时辰后,钦天监监正刘守正顶着夜露凝结的雾气,小步疾走而入,战战兢兢地跪下。
“臣刘守正叩见陛下,陛下万安。”
端坐在御案后,“朕交代的事,办得如何了?”
刘监正是个两鬓斑白的老臣,花白的胡须,满脸褶皱,这一紧张,说话便结结巴巴。
“回陛下,郭三姑娘属土,太子殿下属火,正是‘火土相生’之格,八字上,年柱丙寅遇戊戌,月柱丁卯逢己未,相辅相成,主旺夫益子,很是般配。然则……”
他顿了顿,额头沁出细汗。
“太子殿下曾密嘱老臣,梦见玄武衔烛。此预兆,红鸾星动藏凶煞,恐生变故,实为不祥。”
“哼!”崇昭帝敲打御案,斜睨一眼佝偻着背的老臣。
“他什么心思,你还不知道?每次议亲就搬出天象托梦,哪一回灵验了?跟朕讨价还价,无非是生来反骨,想自己拿捏婚事!”
刘监正嘴唇嗫嚅,额头突突两下,老脸尴尬。
“陛下明鉴!这姻缘之事,也讲究两情相悦……太子若生怨怼,恐损和睦。强扭的瓜,不甜呐。”
崇昭帝重重哼了一声。
“瓜田都快荒了,朕还能由着他挑三拣四?”
刘监正伏地叩头:“陛下圣明。”
崇昭帝道:“你即刻去禀报明皇后,就说二人八字相合,主夫妻和睦,子嗣绵延。乃是天生一对。”
刘监正颤声:“臣领旨。”
崇昭帝示意王承喜拿来一方龙纹黄绢,狼毫饱蘸朱砂,在绢上苍劲而书。
在写到天作之合时,他突然停笔。
暮秋风大,吹过琉璃瓦上簌簌作响。
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李肇幼时在御书房打翻的砚台,将整个紫檀木书桌涂成一片墨痕斑驳的模样。
那时候的李肇,被先帝教养在御前,是宫里最聪慧讨喜的孩子,用小刀在御案上刻痕,将先帝的冕旒穗子编成麻花辫,无比顽劣。
那天,他用墨渍染黑了先帝刚写好的御笔手谕,在页脚画了一只打瞌睡的老虎……
先帝不仅不怪,还哈哈大笑着说:
“太孙有泼墨江山的气概,实乃社稷大幸……”
这些年,他从一个恣意娇惯、众星捧月的太孙……
到人人憎畏,乖戾叛逆的太子……
只怕他对自己这个父皇也是满心怨怼……
尤其如今边疆战事吃紧、内忧外患交困,又有旧陵沼的阴云笼罩,他忽然分不清,这两个儿子,谁是执棋者,谁又是劫材。
或许是时候,逼他们一下了……
身为皇子,在情与权之间,总得做一个了断。
“传朕口喻!”
崇昭帝忽然掷笔,黄绢上的朱砂晕开。
“太子婚事宜从速定夺,郭氏女温婉贤明、贤淑端方,堪为太子良配。着钦天监择定吉日,礼部速办纳采、问名诸礼……”
顿了顿,又抬眸叮嘱刘守正。
“钦天监择日,当定于萧贵妃丧期届满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