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舌尖上的姑苏,异域使命,自在飞花1,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幕笼罩着姑苏城,月光如银纱般洒落在古老的街道上,街边的灯笼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晕,将这座江南古城装点得如梦如幻。袁从英、狄景辉、乌质勒和彭宇四人在品完茶后,意犹未尽,腹中的馋虫也被这姑苏的夜色勾了起来。
“听闻姑苏的美食也是一绝,各位可有兴趣一同去品尝一番?”袁从英目光中透着期待,笑着提议道。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狄景辉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毫不犹豫地应道,“早就对姑苏美食心驰神往,今日定要一饱口福。”
乌质勒虽对江南美食所知不多,但见众人兴致勃勃,也不禁被感染,笑着点头:“好呀,我在西域可没尝过这里的菜肴,正好见识见识。”
彭宇则自信满满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随我来吧,我知晓一家老字号菜馆,那里的菜品最是地道。”
四人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打烊,唯有几家酒楼还灯火通明,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一家名为“松鹤楼”的菜馆前。只见菜馆的门脸古色古香,木质的牌匾上“松鹤楼”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在灯笼的映照下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门口的楹联写道:“佳肴珍馐香满巷,松鹤延年誉姑苏。”
走进店内,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那是各种食材交织在一起的诱人香气,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撩拨着众人的味蕾。店内的装饰极具江南特色,雕花的门窗、绘有山水的屏风、悬挂着的名人字画,无一不彰显着这家菜馆的底蕴。
“几位客官,里边请。”一位身着长衫、头戴瓜皮帽的店小二热情地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彭宇熟稔地说道:“小二,给我们找个靠窗的好位置,再把你们店里的招牌菜都上一遍。”
“好嘞!客官稍等,马上就给您安排。”店小二应了一声,便快步引着四人来到靠窗的一张桌子旁。
四人刚一落座,店小二便手脚麻利地摆上了碗筷,又端来一壶香茶:“客官,先喝口茶润润喉,菜马上就来。”
乌质勒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看着那些精美的装饰,忍不住说道:“这菜馆看着就不一般,想必菜品更是出色。”
狄景辉笑着点头:“那是自然,松鹤楼在姑苏可是响当当的老字号,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能传承至今,靠的就是这一手精湛的厨艺和地道的风味。”
说话间,一道道菜肴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被店小二依次端上了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松鼠鳜鱼,只见那鳜鱼经过精心的刀工处理,鱼身炸至金黄,蓬松如松鼠的尾巴,鱼头上昂,仿佛即将跃出水面。鱼身上浇着一层殷红透亮的卤汁,如同给它披上了一件华丽的锦袍,卤汁还在微微颤动,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这道菜便是松鼠鳜鱼了。”彭宇指着盘中的鱼,眼中满是自豪地介绍道,“此菜不仅造型精美,寓意也十分美好。鳜鱼,象征着富贵,而这松鼠的造型,活泼灵动,有吉祥如意之意。”
乌质勒瞪大了眼睛,惊叹道:“如此精美的菜肴,我在西域从未见过,光是看着,便让人食欲大增。”
“这道菜的烹饪技巧可不简单。”彭宇继续说道,“首先要选用新鲜的鳜鱼,将鱼去鳞、去鳃、剖腹洗净后,在鱼身上剞出菱形花刀。然后用盐、料酒等调料腌制片刻,再均匀地裹上面粉。下油锅炸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油温,先以高温炸至定型,再用低温炸至熟透,最后复炸至外皮酥脆。这卤汁也有讲究,以番茄酱、糖、醋等调料熬制而成,酸甜适口,与酥脆的鱼身相得益彰。”
袁从英微笑着说道:“听你这么一说,这道菜确实是匠心独运。来,大家别光看,赶紧尝尝。”
众人纷纷动筷,狄景辉轻轻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只觉外皮酥脆,“嘎吱”一声,如同在耳畔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众人纷纷动筷,狄景辉轻轻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只觉外皮酥脆,“嘎吱”一声,如同在耳畔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紧接着,鲜嫩的鱼肉在舌尖散开,带着淡淡的咸香,与酸甜的卤汁完美融合,那丰富的口感在口腔中层层绽放。“嗯,外酥里嫩,酸甜可口,不愧是松鹤楼的招牌。”狄景辉赞不绝口,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