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玄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心猿千重太子理政 胸中万卷蒯祥献艺(2),武英殿,钟月玄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起来说话。” 陈诚、李达起来,竟还是泪眼模糊,眨巴了半天,方才克制住。陈诚颤声道:“臣于永乐十年受命岀使西域,历哈烈、撒马儿罕、俺都淮、达失干、卜花儿等十七国,宣谕皇上圣德,教化土民,各国无不仰慕我中华之文化,恨不能即刻朝见大明天子。臣东归之际, 千人空巷,十里相送,纷纷遣贡使随臣来朝。因我使团不足十人,却要带数百人的贡使, 驿站房少,有时还要租住驿站附近的民房,疲于奔命,只顾赶路,一路由甘肃、陕西、河 南抵南京,竟不知陛下在北京。进了皇宫才知道,已经晚了,于是见了太子一面,太子殿 下就令臣速速带人星夜赶路、一路奔波到北京,贡使已安置了,何时陛见请皇上圣断。”
“不急,不急。”永乐的怒气来得急、去得快,陈诚一席话早已让他心平气和,不是陈诚不懂礼法,也不是太子故意留人,一切都是误会,误会。他说,“郑和屡下西洋,波涛万里,所历三十余国,风土民情,奇珍异兽,奇技淫巧带回不少,他等大开了眼界,也 让朕见识不少。前者傅安已给朕说了一些西域诸事,你等还有什么山川风物可以告朕和大臣?”
一听这话,李达来了兴致,别看他在太子面前拘谨,在皇上跟前就轻松多了,便如数家珍般把一路见闻一股脑道出来。
“西域地域辽阔,山水林田大致皆如我中国。出阳关以西,既有浩瀚无际的大漠狂沙, 漫天黄尘滚滚,满脸、满嘴、满鼻子都是沙粒,走在沙海中,若无这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真真是走不出来的。穿过沙漠,有时也能见到一望无际的绿洲,当地土人也种粮食, 但大多是瓜果,如葡萄、哈密瓜等,虽是上佳食品,却不能带回,因路途遥远,没几天就会腐了。所以,那葡萄制成了葡萄干,想必哈密早已进贡过了,奴才也带回了一些……”
一面说着,一面解下布袋,取出一些由黄俨递到皇上和阁臣手中。金幼孜吃了几颗, 大为惊讶:“这小小的如蚕蛹一样的东西,真是比蜜还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杨荣细细品尝却不作声,常在皇上身边,虽也常常被赏赐一些东西,这葡萄干还是头一次吃。永乐吃过后道:“比朕上次吃过的要甜,大概不是一地所出吧?”
陈诚说:“极有可能。”陈诚接过话题,“这东西受土壤、气候、水分、日光影响极大,十里不同乡,概是因有所指。再往西,既有逐水草而居的草原人,也有依城池而居的商人、土民,依土地而居的农人,服饰千奇百怪,语言千奇百怪,风俗千奇百怪,一时难以详尽, 故臣在西去之时,于所历国家之风土民情、山川风物、所见所闻一一记载,将来想刊成一书,连名字都想好了,《使西域记》。”
永乐认真地听着,笑逐颜开,他在想,设若此书提前十几年面世,说不定也会收进他的《永乐大典》里呢!
杨荣打趣道:“皇上即位就修书,从大类书的《永乐大典》到儒家经典的《性理大全》、 再到政务得失的《历代名臣奏议》等,不下十几部。皇上武功盖世,论文也远迈前朝,臣下们更是亦步亦趋,连这风沙万里的陈诚,也于匆匆行程中想着修书,人言‘盛世修史’, 我大明的盛世就在眼前了,我等还浑然不觉呢!”
几句话又说到了永乐的心坎上。励精图治十几年,期望着出现盛唐时的贞观之治,他感觉着,应该离这个目标不远了。虽这么想,嘴上却谦逊道:“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方才我等还议起雷州水灾。去秋,河南、山东又遭了旱灾,尤其是山东,官员们虽未报颗粒无收,朕揣摩着已是非常严重,令其发粟赈济,果真饥殍遍地,焉敢称‘盛世’?”
金幼孜说:“皇上三令五申,谕外臣不得隐匿、瞒报,虽偶有犯者,大多数官员还是体恤百姓的,盛世不一定就没有灾荒啊!”
“臣也认同,皇上莫再谦逊了。”杨荣又把话题拉回来,“陈诚万里归来,理应劳慰, 另外,还有许多贡使在会同馆呢,皇上是否要遣人看视一下?”
“你不说,朕倒忘了,跟吕震说,在礼部设宴款待陈诚、李达一行,另让他遣侍郎到会同馆看视,并告贡使们习礼,三日后早朝时陛见。”
陈诚、李达刚下去,黄俨又把李庆、蒯祥带了进来。因已和皇上熟识,蒯祥便没有更多的话,行礼毕,从锦囊中取出了天地坛和山川坛的两幅图,一点点打开,两坛掩映在苍翠之中,皇家的威严和庄重、祭祀的虔诚和恭敬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两幅素笔的图中,高下、 左右、台阶、殿廊等各处尺寸一清二楚,看着这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由不得永乐不 打心里喜欢。
个子不高的蒯祥,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精明劲,娃娃脸上一双不大、却有着透视般的 眼睛,一颦一笑都流露着炯炯之神,既有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还不乏胸有成竹的信心。 让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看一眼就愿和他打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