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标傲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薛蟠和薛宝钗,梦幻旅游者,孤标傲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这一日,陈星正津津有味地读着那部经典之作——《红楼梦》。当读到第三十四回时,一个情节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原来竟是那薛蟠被自己的亲妹妹薛宝钗给冤枉了!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薛蟠竟然拿“金玉良缘”来说事儿。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宝钗听闻袭人所言,便心生疑虑,怀疑宝玉挨打的缘由乃是自家兄长在外挑唆他人散布出去所致。于是她赶忙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了母亲薛姨妈。薛姨妈深知自己儿子平日里的脾气和品性,对女儿的话自然深信不疑。
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薛蟠恰好归家来打听宝玉挨打之事。哪知一进门,迎面而来的便是母亲的斥责。薛姨妈痛斥儿子佯装憨厚,一口咬定就是他惹出的这场风波。薛蟠向来名声不佳,可这等子虚乌有的罪名,若硬要强加于他头上,他又如何肯认?心中只觉万分委屈,认定是母亲偏听偏信、错怪了自己。
待到后来,当薛蟠知晓原来是妹妹宝钗冤枉了他之后,更是怒火中烧。一时间,愤怒冲昏了头脑,他竟扬言要打死宝玉以偿命之罪。不仅如此,气急败坏的薛蟠甚至还将妹妹的婚事——那众人皆知的“金玉良缘”给搬了出来作为说辞。
那么,问题来了,被亲妹妹冤枉后的薛蟠,究竟为何会拿这“金玉良缘”来说事呢?或许是因为在极度恼怒与悲愤交加之际,他已然失去了理智,只想寻得一个能够反击妹妹、让其哑口无言的利器;亦或是在潜意识里,对于妹妹与宝玉之间可能存在的情愫以及那所谓的“金玉良缘”,他本就心存芥蒂,此番正好借此机会发泄一番……个中缘由,恐怕只有薛蟠自己最为清楚了。
这当真是薛蟠被妹妹冤枉之后的一番口无遮拦!只见宝钗面沉似水地说道:“究竟是谁在这里大吵大闹呢?明明是你率先手持刀杖,气势汹汹地闹腾起来,反倒指责他人在闹事。”
此刻,薛蟠面对着宝钗那一句句条理清晰、言之凿凿的话语,只觉得难以驳斥,甚至比起母亲的训诫还要难以回应。一时间,他心中焦急万分,只想赶紧寻些话语将宝钗给堵住,如此一来,便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住他说话了。再加上他此时正值怒不可遏之际,哪里还顾得上思量这些言语的轻重缓急,于是便脱口而出道:“我的好妹妹呀,你也就别跟我在此争执不休啦,其实我早就知晓你的心思了。想当初,妈妈可是亲口对我说过,你身上有着那块金锁,将来非得找一个佩戴玉石之人方可相配良缘。而你呢,自那时起想必就已经暗暗留心了吧,如今眼见宝玉那小子身上正好有着那么一块所谓的通灵宝玉,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他百般维护,处处偏袒于他。”然而,这话尚未说完,便惊得宝钗瞬间呆若木鸡,整个人都气得怔住了。
薛蟠正在气头上时,便如同那脱缰野马一般,口中毫无顾忌地嚷嚷出了“金玉良缘”这四个字。不仅如此,他还大放厥词道:“我看啊,咱们家妹妹薛宝钗见那贾宝玉身上有块通灵宝玉,就有意偏袒于他!”
薛蟠这一番言语犹如一道惊雷,猛地劈在了宝钗的心间,直将她惊得当场怔住。要知道,在这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社会里,尚未出嫁的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根本没有自主权可言,更别提什么自由恋爱之事了。而薛蟠此番话语,简直就是在暗指宝钗因为见到宝玉身上那块玉,便对其动了心思。这样的言辞倘若被外人听去,那宝钗可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定会招来无数的流言蜚语和指责谩骂,到那时,恐怕她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了,也难怪宝钗听闻此言后会怒不可遏。
然而,仔细想来,此事倒也难以简单地评判究竟是谁对谁错。毕竟,薛蟠平日里的行为举止本就不够检点,声名狼藉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旁人在遇到一些麻烦时,自然而然就容易对他产生怀疑。
尽管宝钗曾在袭人面前极力维护自家兄长,为他百般辩解,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早已相信了袭人的说法,认定正是哥哥薛蟠向贾政告的密,才致使宝玉遭此一顿毒打。
再瞧瞧那薛姨妈这位母亲,更是糊里糊涂得紧。她压根儿就不愿倾听儿子的解释与辩白,一味地觉得自己的女儿宝钗向来诚实守信、品行端正,绝不会信口胡言乱语,更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冤枉他人。于是乎,仅凭这一点,薛姨妈便毫不犹豫地断定此事必定是儿子薛蟠所为。可怜那薛蟠平日里本就因放荡不羁的行径饱受诟病,如今又摊上这么一档子事儿,当真是有苦难言呐!
要说那薛蟠啊,平日里行事的确有些不着边际、荒诞不经。可这回呢,他竟无端端地被冤枉了,心中自然是气恼万分!于是乎,他火急火燎地跑去找母亲和妹妹分辨是非曲直。
只见薛蟠满脸怒容,嘴里不停地嚷嚷着:“宝玉挨打的事儿,怎么能怪到我头上来?明明就是他自己行为不检点,没有一点儿分寸!”接着,他便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道来。原来,宝玉那次见到蒋玉菡后,两人不知怎的,一见如故,没聊几句居然就互相交换起了汗巾子。
薛蟠越说越来气,继续愤愤不平道:“再说了,那老太太向来最疼爱的就是宝玉。每次宝玉一挨打,她总要揪出个人来当替罪羊。上次宝玉挨打时,老太太就把贾珍给骂了一顿,硬说是贾珍惹出来的祸事。可这次,明摆着就是宝玉自己犯浑,却还要赖到我的身上!哼,我薛蟠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更不想做什么背锅侠!大不了,我现在就去打死宝玉,替他抵命算了,也免得我在这里平白无故地受这份窝囊气、遭这份冤枉!”
众人皆知薛蟠是个脾气暴躁、容易冲动之人,在这件事情上更是将这一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在这时,多亏了宝钗站出来好言相劝,苦口婆心地宽慰薛蟠,总算是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待到事后,兄妹俩再次交谈之时,宝钗不经意间说出的几句话,犹如火星溅入干柴堆,瞬间点燃了薛蟠心中尚未熄灭的怒火。面对妹妹有理有据的言辞,薛蟠一时间竟是哑口无言,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说起,只能憋红着脸,杵在那儿生闷气。
就在那一瞬间,怒火攻心的薛蟠不管不顾地将“金玉良缘”之事搬了出来,他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了宝钗的心窝。而这些伤人的话语,也着实让一向沉稳端庄的宝钗气得脸色发白、浑身颤抖。
此外,薛蟠心中对妹妹护着宝玉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在他眼中,自己可是宝钗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啊!可每当有事发生时,妹妹非但不站在自家人这边帮忙说话,反而胳膊肘往外拐去护着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贾宝玉,甚至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冤枉起自己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