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萧懿功高遭忌恨 宝卷密谋除功臣
安可儿妙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萧懿功高遭忌恨 宝卷密谋除功臣,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安可儿妙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中还有个阉人王宝孙,年纪不过十余岁,生得眉清目秀,宛如处女一般。
宝卷皇帝见了,甚是喜爱,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伥子”,对他宠爱有加。
潘妃见了这王宝孙,也是另眼相看,觉得他小巧可爱,时常让他坐在自己的膝上,一同饮酒作乐。
这王宝孙,真是好福气,能得潘妃如此青睐,只可惜少了件男儿身。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王宝孙因着皇帝的宠爱,也渐渐变得骄纵起来。
夜深人静时,他还能留在皇帝的御榻旁侍寝,这更是让他恃宠生骄。
渐渐地,他开始插手朝政,甚至擅自改动皇帝的诏敕,控制朝中大臣。
那梅虫儿、王咺之等人,虽然心中畏惧,却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有一回,王宝孙竟然骑着马直接进入了皇宫大殿,对着宝卷皇帝指手画脚,大声呵斥。
宝卷皇帝却不以为意,反而笑眯眯地看着他,一副纵容的模样。
众臣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也不敢多言。
宝卷皇帝对王宝孙的宠爱,与日俱增。
他日日夜夜都留着王宝孙在身边侍奉,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至极。
从前,世祖赜筑起了那座雄伟的兴光楼,楼顶还施上了青漆,显得分外耀眼。
这天,宝卷和武帝闲聊时,瞥见那楼,心中忽生一念,对武帝说:“这楼虽好,但武帝您不够巧思啊。
何不纯用琉璃来建,那才叫一个华丽非凡!”
武帝听了,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永光二年的八月。
这天夜里,宝卷带着潘妃等一干人,兴冲冲地去夜游。
月光如水,宫灯摇曳,一行人玩得不亦乐乎,全然不知一场大祸即将临头。
就在这时,火神祝融氏仿佛突然闯入了宫禁,大火瞬间肆虐开来,威焰滔天。
那火势之猛,如同狂风扫落叶,一瞬间就毁去了房屋三千余间。
宫门夜里本是紧闭的,没有皇上的敕令,谁也不敢擅自打开。
宝卷他们正在外头玩得兴起,哪知宫内已是一片火海。
等到宝卷闻讯,急匆匆地驰马赶回,传谕开门时,宫内早已是一片焦土,什么都没了。
只见那火光冲天,黑烟滚滚,一片狼藉。
宝卷心急如焚,冲进宫内,四处寻找幸存者。
只见侍女、小妾,烧死的无数,惨不忍睹。
宝卷望着这片废墟,心中不禁叹息:“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若是那楼真用了琉璃,或许还能抵挡些火势,也不至于如此惨绝。”
旁边有人小声嘀咕:“皇上,这火来得蹊跷,怕是天意难违。”
宝卷听了,心中更是烦闷,但此刻也只得无奈接受。
他望着那片焦土,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自己的自责。
“都怪我,若是我能早些发现火情,或许还能救下些人。”
宝卷喃喃自语,但此刻说什么都晚了。
大火已灭,但宝卷心中的火却久久难以平息。
他站在废墟之上,望着那片曾经繁华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悔恨。
那时候,皇宫里有些得宠的人,大家都叫他们“鬼”。
其中有个叫赵鬼的,挺有学问,能读懂《西京赋》这本书。
有一天,他悄悄走到宝卷皇帝身边,小声说:“柏梁宫已经烧了,咱们为什么不学学以前的皇帝,建些新宫殿呢?”
宝卷一听,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决定要建芳乐殿、玉寿殿这些新宫殿。
说干就干,工匠们被召进宫来,没日没夜地忙活。
宝卷要求极高,非要用麝香涂壁,再刻上精美的装饰,真是穷工极巧。
他心里盘算着,此番定要纯用瑠璃,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奢华。
工匠们彻夜赶工,仍是苦不堪言,进度难以跟上。
宝卷心急如焚,便命人四处搜剔佛寺刹殿,凡有玉石狮象,统统运入新屋,充作点缀。
一时间,宫中佛寺被翻了个底朝天,玉石狮像被一一搬走。
这还不够,宝卷又突发奇想,凿金为莲花,遍贴地面。
他拉着潘妃的手,笑眯眯地说:“爱妃,你且徐行而过,看看这金花随步动的景致如何?”
潘妃依言而行,花随步动,步逐花娇,美不胜收。
宝卷从旁看得如痴如醉,连声称羡:“这真是步步生莲花呢!
朕的宫殿,定要成为天下无双的仙境!”
古人说过,快乐不能过度,太过快乐了就会走向灭亡。
像宝卷这种放纵享乐的行为,怎么能不自己加速走向危险和灭亡呢!
却说萧懿率军入京支援,一举平定了崔慧景的叛乱。
宝卷皇帝见萧懿立下赫赫战功,便留他在都城,破格提拔为尚书令。
萧懿的弟弟萧畅担任卫尉,掌管着宫廷的钥匙与守卫之责。
而萧懿的另一个弟弟,雍州刺史萧衍,心中却暗自焦急。
萧衍深知宫廷斗争的险恶,便派亲信吏员虞安福秘密入都,寻机与萧懿面谈。
一见萧懿,虞安福便急切地说:“兄长一举平定贼寇,功高盖主,即便是太平盛世,这样的功劳也难免遭忌。
何况如今乱世纷扰,兄长又怎能自保呢?”
萧懿皱眉沉思,虞安福接着劝道:“依我看,不如率兵入宫,效仿伊尹、霍光的做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要
不然,就上表请求返回雍州镇守,对外宣称抵御外敌,这样既能震慑朝内,又能赢得人心,谁敢不从?”
萧懿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这时,长史徐曜甫也从旁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但萧懿依然不为所动。
宫廷之内,茹法珍、王咺之等人见萧懿威权日盛,心中忌惮不已。
他们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随后悄悄找到宝卷皇帝,密语道:“萧懿恐怕要效仿隆昌年间的旧事,陛下您的性命恐怕危在旦夕啊!”
宝卷皇帝一听,顿时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苍白。
他深知萧懿的威名和实力,心中不禁暗暗发慌。
沉思片刻后,宝卷咬紧牙关,决然道:“那便依你们所言,即命法珍等人设法除去萧懿!”
法珍等人领命后,心中暗自得意,却也知道这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他们开始密谋策划,如何不动声色地除掉萧懿。
徐曜甫一得到消息,心里就像炸了锅。
他在江边准备了船只,急匆匆地赶到懿的府邸,劝说道:“懿兄,事不宜迟,快随我出奔襄阳吧!”
萧懿却一脸坚毅,慨然回应:“自古人生谁无死?
我怎能背叛尚书令逃走呢?”
萧家兄弟众多,除了衍、畅二人,还有敷、融、宏、伟、秀、咺、恢。
伟和憺已经先一步进了襄阳,敷、融等人还在都城,正忙着准备逃匿之事。
法珍那帮人,生怕萧懿会生出什么变故,就瞅着萧懿在尚书省的当口,拿着敕令赐来的毒药赶来了。
萧懿见状,没有丝毫犹豫,只是对着来传旨的中使感慨地说:“我家弟弟在雍州,心里可一直为朝廷担忧着呢。”
他心中暗想,既然衍有谋反之心,那不如先立个贤君,或许还能保全齐朝的江山。
说完,懿毅然决然地饮下了毒药,自尽了。
萧懿的弟侄们,大都逃走了。
只有萧融被法珍那帮人逮住了,也被处死了。
这边徐曜甫心急如焚,一边安排着后续事宜,一边遣直了后将军郑植,对他吩咐道:“郑将军,你务必尽快前往,刺杀萧衍,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