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儿妙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斩桓修无忌扮使者 伐桓玄刘裕多妙计,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安可儿妙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

他的母亲刘氏悄悄走到门边,偷窥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看着儿子那激昂的文字,刘氏边哭边说:“吾儿啊,吾虽不及东汉之东海吕母,但你能如此有出息,为娘死也瞑目了!”

她知道,这是兄弟之仇,不可不报。

无忌撰完檄文,已是鸡鸣时分。

次日一早,他便将檄文呈上了刘裕。

刘裕接过檄文,仔细浏览了一遍,随即命人将檄文发往各地。

那檄文上写着:

自晋以来,国家多难,忠良受害,逆臣桓玄篡权肆虐。

天未忘我,桓玄气数已尽。

其篡权以来,连年干旱,百姓困苦,家破人亡。

吾等痛心疾首,日夜奋战,搜寻忠烈,暗中谋划。

辅国将军刘毅等皆忠烈之士,誓死一战。

益州、江州等地亦与吾等心意相通,共扫荆楚。

近日已斩伪官,义军已集,文武官员争先恐后。

吾刘裕推辞不过,担此重任。

望上靠祖宗保佑,下赖义士之力,消灭逆贼,清扫京城。

诸公侯大人皆应向忠向义,岂可向那狡猾小子低头?

今日之举,乃良机也。

檄文到后,望如律令执行!

再说桓玄自刘裕起兵以来,日日惊慌失措,如坐针毡。

有人在他面前说刘裕等人乃是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有何可怕?

桓玄摇了摇头,对左右的人道:“你们不懂,刘裕是当今的英雄人物;

刘毅家里穷得叮当响,赌博却能一掷百万;

何无忌跟他舅舅特别像,都是勇猛无畏之人。

他们一起干大事,怎么能说他们成不了呢?”

言罢,他长叹一声,满面忧色。

不多时,坏消息如潮水般涌来,吴甫之在江乘战败身亡,皇甫敷在罗洛桥也败死。

桓玄心中大乱,急召桓谦、卞范之商议对策。

二人领命前来,桓玄将当前的局势一一告知,并命桓谦驻守东陵,卞范之驻守覆舟山西,合兵两万,以御刘裕大军。

刘裕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至覆舟山东,他令将士们饱餐一顿,随后将余粮尽弃,誓师决战。

将士们个个士气高昂,他们知道,这一战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百姓的安危。

战鼓擂响,喊杀声震天撼地。

刘毅执长矛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刘裕提刀紧随其后,他眼神坚定,动作迅猛,如同猛虎下山。

将士们个个奋勇当先,如虎入羊群一般冲进敌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喊杀声、刀剑相交声响成一片,直欲把天穹撕裂。

恰此时,风起云涌,刘裕趁机顺风放火。

火势熊熊,映红了半边天际。

桓谦、卞范之的部队被大火烧得焦头烂额,乱作一团。

他们纷纷逃窜,有的被火烧死,有的被刘裕的将士们斩杀。

刘裕乘胜追击,几路并进,势如破竹。

他挥舞着战刀,一路砍杀过去,敌人闻风丧胆,纷纷溃逃。

桓玄早知刘裕军勇猛无比,早已令殷仲文在石头城备船,以备不时之需。

此刻闻听桓谦败讯,他急令儿子桓升骑马出城,至石头城外上船顺江而逃。

刘裕乘胜而入,一鼓作气攻占了建康。

城中百姓惶恐不安,四处传言着桓玄败逃的消息,人心惶惶。

刘裕深知此刻稳定民心的重要性,于是立即命人贴出告示,安抚百姓的情绪。

告示上写着:“桓玄逆贼已败,我刘裕誓要恢复晋朝之荣光。

百姓们无需惊慌,安心生活即可。”

贴完告示后,刘裕又将军队移镇守于石头城,设立留守官署,统管百官。

他站在城头上,望着城中逐渐恢复平静的街道,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及时安抚了民心。

随后,刘裕下令毁掉桓家的祖宗牌位,重塑晋朝祖宗的神牌,供奉于太庙之中。

这一举动,让城中百姓看到了刘裕对晋朝的忠诚和决心,也让他们更加相信,刘裕是真正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领袖。

接着,刘裕派刘毅等人追击桓玄,务必将其擒获。

同时,他令尚书王嘏带领百官前往迎接被桓玄挟持的皇帝。

王嘏领命后,立即组织百官出发,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激动,终于要迎回真正的皇帝了。

在处理完这些紧急事务后,刘裕又下令将桓氏亲族尽数擒获斩首,以示惩戒。

同时,他命臧熹入宫清理图书器物,封存国库,确保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司徒王谧,本是桓玄的走狗,在桓玄篡位时,他亲手解下安帝的玉玺交给了桓玄。

众人皆欲杀之以谢天下,然而刘裕却念及旧情。

想当年,王谧曾助他还债,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在心。

因此,刘裕不忍下手杀他,仍然让他为官。

王谧得知自己逃过一劫后,感激涕零。

他跪在刘裕面前,誓死效忠刘裕,并表示愿意推举刘裕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军事,兼徐州刺史。

刘裕推辞再三,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职位。

他知道,这是王谧对他的一份厚礼,也是城中百姓对他的期望。

随后,刘裕又封刘毅为青州刺史,何无忌为琅琊内史,孟昶为丹阳令,刘道规为义昌太守。

他将这些重要的职位交给了自己信任的人,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所有军事政务,刘裕都交给了刘穆之处理。

刘穆之才华横溢,处事果断,他迅速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众人都对他的能力赞不绝口,刘裕也对他充满了信任。

然而,在这风平浪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诸葛长民拖延未行,阴谋败露被擒。

原来,他一直暗中与桓玄勾结,企图在刘裕稳定局势后反叛。

然而,他的计划却被刘裕识破,最终落入了刘裕的手中。

刁逵未知建康变故,仍然将诸葛长民囚于车中,遣使者押送京城。

然而,使者途中却闻听桓玄败逃,建康已归刘裕的消息。

他心中大惊,随即释放了诸葛长民,二人一同返回历阳。

历阳军民见机而起,围攻刁逵。

刁逵见势不妙,企图突围而逃。

然而,他刚逃到城门口,就恰遇诸葛长民。

诸葛长民见他狼狈不堪,心中暗自得意。

他拦下刁逵,大声喝道:“刁逵,你也有今天!”

城中士兵追至,将刁逵束手就擒。

他们将他押至石头城,一刀斩首示众。

这一消息传出后,城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他们终于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在行动。

此时,桓玄已经逃至寻阳。

寻阳刺史郭昶之仍然奉他为帝,供以车马仪仗。

桓玄自称楚帝,威风依旧不减当年。

然而,他心中却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他深知刘裕的厉害,也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当桓玄闻听刘毅等人率军追至时,他更是慌恐不已。

他急忙派庾雅祖、何澹之守湓口,自己则挟持着安帝及两位皇后西逃江陵。

他心中暗自祈祷着能够逃过这一劫,然而命运却似乎并不眷顾他。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等人追至桑落洲时,与何澹之的水军展开了激战。

他们奋勇杀敌,大破何澹之的水军,夺得了湓口,占领了寻阳。

随后,他们遣使报捷,将这一喜讯传回了石头城。

刘裕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大喜。

他深知自己已经离胜利越来越近了。

然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他深知桓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将其彻底消灭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宁。

由于安帝被桓玄挟持西逃,刘裕决定拥立武陵王司马遵为大将军,入东宫代理朝政。

他相信司马遵能够胜任这一职位,也相信他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富强。

同时,刘裕又令刘毅等人继续西追桓玄。

他深知只有彻底消灭桓玄,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宁。

刘毅等人领命后,立即整装待发,准备再次踏上征途。

桓玄逃至江陵后,收拢了荆州军队两万余人。

他挟持着安帝东行,企图与刘裕决一死战。

然而,当他行至峥嵘洲时,却恰遇刘毅大军扬帆而来。

刘道规见桓玄船队驶来,立即令手下冲锋在前。

刘毅、何无忌亦摇桨紧随其后,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斗志和决心。

时值盛夏,西南风猛吹,刘道规乘风放火,刘毅等人添薪助燃。

长江上下烟雾弥漫,火光冲天,桓玄的战舰大半被焚毁。

士兵们乱作一团,纷纷跳水逃生。

桓玄见状,慌忙换小船逃跑。

他仍然挟持着安帝,企图逃回江陵。

然而,命运却似乎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

此时,桓玄的部将殷仲文却背叛了他,投靠了刘裕。

他带着两位皇后返回京城,将她们安全地交给了刘裕。

这一消息传出后,城中百姓无不欢呼雀跃,他们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桓玄的败局,也已经无法挽回了。

桓玄一路狼狈,再至江陵时,人心已散,昔日的威风早已不复存在。

他望着这座曾经属于自己的城池,心中五味杂陈。

无奈之下,他只得趁夜逃往汉中,企图在那里找到一线生机。

而南郡太守王腾之与荆州别驾王康产,则护着安帝入了南郡府。

他们深知,此刻的安帝是晋朝的正统,是国家的希望。

因此,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安帝,生怕他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不久之后,他们又将安帝迁往江陵,以确保他的安全。

此时,益州刺史毛璩的侄儿毛修之,却在桓玄身边担任屯骑校尉。

他心中早有打算,要诱使桓玄前往四川,那里是他的叔父毛璩的势力范围。

一旦桓玄踏入四川,便如同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桓玄对毛修之的话信以为真,他以为在四川可以找到一片安身立命之地。

于是,他西行至枚回洲,心中还盘算着如何在四川重建自己的势力。

然而,命运却似乎并不眷顾他。

当他行至枚回洲时,恰遇几艘办丧事之船。

船头立着一个卫兵头目,他眼神犀利,仿佛能看透人心。

毛修之与他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那卫兵头目高声喝道:“来船可有反贼?”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震得江面都仿佛为之一颤。

毛修之未语,他深知此刻不是自己说话的时候。

而桓玄却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他颤声说道:“朕乃当今新天子,何来反贼,休要胡言!”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显然已经被眼前的局势吓破了胆。

话音未落,船上又跳出两将,他们张弓搭箭,箭矢如流星般向桓玄射来。

桓玄的宠臣万盖、丁仙期挺身而出挡箭,然而他们终究还是敌不过那如雨的箭矢,纷纷被射倒。

桓玄惊慌失措之际,忽有几人持刀跃上船来。

他们动作迅猛,气势如虹。

为首者正是那卫兵头目,他手持长刀,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桓玄颤声问道:“你……你们是何人?敢冒犯天子!”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他深知自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卫兵头目冷笑道:“吾等乃诛奸臣之人!

你桓玄篡位夺权,祸乱朝纲,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正义和愤怒,仿佛要将桓玄碎尸万段。

言罢,手起刀落,只见刀光一闪,桓玄的头颅便已落地。

那头颅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最终落在了江面之上,溅起了一片水花。

桓玄的身体也随之倒下,他的眼中充满了惊恐和不甘,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结束了生命。

欲知斩杀桓玄头颅的卫兵头目姓甚名谁,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前夫穿古代,他当首辅我当首富

闻栖

在外太空建长城,被蓝星直播了!

小小吱效

综影视之为了吃,我跟系统签合约

小宇宙发达

灵武苍天

爱吃洪濑鸡爪的郑玉琳

风少,夫人原来是绝世美人

醉爱天蝎

一条狗的漫漫修行路

冰糖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