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麻烦?
道心隐僧衣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大麻烦?,魔女收容,从智障青梅开始,道心隐僧衣瘦,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乐易笑了。
其实,最大的“破绽”一直被他捏在手上。
他打开帛书,再次扫了一下。
确信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这个帛书上面的《道德经》有问题。
它与现代现世通行的《道德经》一样。
这就有问题。
按照这个幻境的设定,假如它的背景是一个西汉时的宫殿、一座西汉时修建的古墓,包括那些物件、陪葬品啥的,都是西汉时的东西,那么,这卷帛书上的道德经就“货不对版”了。
当时的《道德经》或者应该叫《德道经》,在文本上,其实与流传于世的范本,存在着不少差异,被后世的大儒们篡改过不少,变成一个明明有着道家骨相、又有着一些儒家皮肉的怪东西。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通行版本里的“大器晚成”,在那时候可不叫“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一字之差,境界和韵味就完全两回事。
再比如,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在汉初时的原本可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后来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把恒改为了常。
这些零零碎碎的改动和不同,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后世通行的版本,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流转最后才定了下来,这个最终定下的时间要到魏晋之后了。
所以,在这个幻境里,看到一个与现实通行版本一模一样的《道德经》,这分明就是不合理的、不自洽的。
大概是魔物雁鱼子自己也不知道原本的《道德经》是什么样子(这个可能性较低),也许是篇幅过长,它靠记忆难以完全复现,索性偷懒从现实中复制了一份通行版的放进去?
又或者因为是幻境本身自行演化的,幻境是新的幻境,在环境“取材”上自动同步到最新的,所以就弄出了这么一个乌龙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它露出的破绽。
问:
为什么乐易知道两版道德经的不同?
别问,问就是因为正好前几天,他看到陶然在刷一个短视频,内容说的正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道德经与现行道德经不同之处,当时他觉得不错,就坐下来跟着一起听了……
“哈哈,看来跟着好大儿刷刷视频,还是有点作用的。”
想到这里,乐易心中大乐,给青梅魔女发消息:
“小然,宝贝我爱你,我准备出来了。”
陶然又秒回:“我也爱你。易哥,你不会生气了吧?我刚才说让你跪搓衣板只是开玩笑的。”
乐易:“真生气了。所以跪安吧。”
陶然:“呵呵。以后再不上你的床了,我叫凌霜也不上。”
乐易:“别啊。”
青梅魔女不回消息了。
有点心虚的他决定开始破界了,抬头看了看古墓的天花板,大声喊:
“雁鱼子!还在吗?”
“听到我说话没?”
等了一小会,雁鱼子闷闷的声音传来:
“收容师先生,你要是问我怎么破界,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
乐易打断它:“行了,行了,破界的事我有主意了。”他对这个业务不熟练的魔物已经绝望了,“你就帮我把我的绘本找来,可以做到吧?”
雁鱼子:“可以的。你稍等。”
过了几秒,墓穴的穹顶上开了一个口子,从上面掉下一团东西,乐易接过来,自己的工作本和那本得自阴司的绘本都在。
“呵呵,老伙计,又要麻烦你了。”
乐易拍了拍工作本,掏出夹在里面的笔,开始进行破界:
他先在本子上,把“破绽”帛书的样子精准地勾勒出来,然后念诵破界咒。
“念生虚妄,岁有枯荣。
命降薤露,魂入鸿蒙。
啄饮无凭,福祸相通。
叱尔速去,勿使遗恨。”
句子念完,一道白光就从墓穴的穹顶照下来,然后很快就铺满了整个地宫……
回来了。
乐易发现自己从幽深漆黑的地宫,回到了,呃,也是黑黢黢的野外。
天上繁星点点。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虫鸣,和泥土的腥味,以及背后传来的温软的触感,嗯,生命的感觉、生活的味道又回来了。
鹿凌霜非常贴心地从身后抱着他。
站久了,身体僵硬,突然恢复知觉,冷不丁地确实容易摔一跟斗。
姬一,鬼头鬼脑的,几乎凑到自己脸上,嬉皮笑脸地看着他。
乐易想到了什么,立即闭上眼睛并顺势直挺挺地往后倒去。
“哎呀!乐易哥晕过去了!”
魔女大王咋咋呼呼地叫了起来,扭头看向她身后的陶然,不料被乐易趁她不备,一把抓住,把她拎过来,屁股朝着自己:
“哈哈!”
“小姬一,你刚才是不是想放倒我来着?”
姬一急了,她挣脱不开乐易的钳制,连忙向陶然和鹿凌霜呼救:
“陶然姐,凌霜姐,救救我啊!坏人乐易哥,他想、想……”
她虽然喜欢满嘴跑火车,但这时候也在纠结着措辞。
“想什么?”乐易扬起了手掌,结结实实地拍打了她屁股一下,“桀桀桀,小家伙看你还嚣不嚣张?”
清脆的巴掌声响起,姬一瞬间沉默了,她的脸红成了猴屁股,脑袋耷拉了下来,仿佛认命一般等着受刑。
“哈。放过你了。”
乐易也不为已甚,松开了她,她倒是愣住了,然后转身气呼呼地看他,脸红扑扑的,说的做的都没有一点威慑力:
“坏人乐易哥!你欺负我!我一定会报仇的,你给我等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