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跟国府代表讲事实
一根拐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0章 跟国府代表讲事实,抗战之不该遗忘的地方,一根拐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后,所有代表都认真阅读并仔细核对了这份总结汇报,确认无误后,他们一起郑重地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文件随后被迅速发送给了雾都统帅。
当蒋瑞元收到这封总结汇报时,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张凤祥的最后一问,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蒋瑞元的心上,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经过两个小时的深思熟虑,蒋瑞元终于下定决心,要进行最后一次拼搏。于是立刻给陈辞修等人回电,下达了明确的指示:国府决定迅速将鬼子赶出国门,并希望远东兵团能够全力配合。同时,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蒋瑞元还赋予了远东兵团极大的权力,允许他们南下淮水,甚至可以推进到大江流域。
等蒋瑞元把这份指示发出去后,他心里其实也明白,如果真的能够迅速将鬼子驱逐出国门,那么国府在国际上将会得到英美等国的高度认可。这样一来,国府就能够换取到更多来自美英等国的支持和援助。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国府就有足够的实力与延州方面一决高下了。
当陈辞修、何敬之等人收到蒋瑞元的指示后,所有的代表都心知肚明统帅的意图。于是,众位代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商议之后,基本上确定了明天与张凤祥讨论的基调。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他们才各自去休息。
时间来到十一月十四日,陈辞修、何敬之等国府代表再次与张凤祥在远东兵团总司令部的会议室内会面,商讨相关事宜。会议一开始,何敬之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张司令,昨天统帅给我们下达了指示,国府的计划是要尽快把鬼子赶出国门之外,让老百姓彻底摆脱鬼子的奴役。”
张凤祥闻言,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应道:“那么,需要我们远东兵团如何配合呢?”
何敬之面色凝重地说道:“按照计划,远东兵团在华中地区的部队可以南下淮水附近,如果形势需要,甚至可以推进到大江附近作战。”
张凤祥毫不犹豫地回应道:“没问题,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配合国府的战略需求。”
这一番话让国府代表们都惊愕不已,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所有的商讨都会涉及到各种讨价还价和争论。然而,张凤祥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这让他们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沉默片刻后,陈辞修终于忍不住,弱弱地问了一句:“张司令,您为何如此爽快地就答应了呢?”
张凤祥一脸认真地回答道:“其实,对于我来说,只要是有利于民族的事情,无论大小,我都会全力去帮助。但是,如果遇到损害民族利益的事情,我这个人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我会第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并且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就像昨天的问题一样,其实都是贵方在提问,我只是出于对民族的责任感,才会表现出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陈辞修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张司令,我明白了。您的这份大义和担当,让我深感敬佩。您这个朋友,我一定会一辈子铭记在心。”
张凤祥潇洒地摆了摆手,朗声道:“无需如此,只要诸位能为民族国家鞠躬尽瘁,但凡遇到艰难险阻,尽管来寻鄙人,我定会竭尽所能护诸位周全。”何敬之满脸愧色,赶忙说道:“张司令高义,之前是我等目光短浅,小肚鸡肠了,在此我要向您赔个不是。”张凤祥微微一笑,宽慰道:“你不必言歉,你们所问的问题,无非是立场和角度有所不同罢了,这只是咱们内部的一些分歧,无伤大雅。”此时,陈辞修插话道:“张司令,我还有一事相求!”张凤祥连忙说道:“陈先生但说无妨!”陈辞修一脸恳切地说道:“张司令,您也知晓,鬼子的整体武器装备比国府军队要先进得多,所以我想请教一下,你们远东兵团是否能够为国军提供一些精良的武器装备呢?”张凤祥沉思片刻后,爽快地说道:“这样吧!我们在周家口、彭城缴获的鬼子以及伪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全部赠予国府,如何?”
陈辞修听了之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说道:“感谢张司令!您的慷慨相助,实在令我们感激不尽!”
然而,张凤祥却一眼看穿了陈辞修的心思,于是笑着解释道:“你们这是嫌弃少呀!我可告诉你们,这些装备可不是小数目,足够装备四十多万大军呢!而且,弹药都是充足的,绝对能让你们的军队战斗力大增!”
陈辞修顿时感到有些羞愧,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可能有些失态。张凤祥见状,继续说道:“不仅如此,我还会再给国府军队提供五千门迫击炮、五百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五十门我们远东兵团自行生产的 107 火箭炮。不过,炮弹方面,我只能给你们提供十个基数的,用完以后就得贵方出钱购买了。”
国府代表团的成员们听到这里,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如果张凤祥所言属实,那么国军的武器装备将比日军还要强大许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然而,张凤祥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接着说道:“但是,这些武器装备以及弹药,我会派遣专人看着你们发放到一线部队。如果国府不同意这个条件,那我就不赠送了。至于理由嘛,我想你们应该都懂的。”
陈辞修略作思考,便明白了张凤祥的意思。他连忙说道:“张司令,您放心,您的这个要求,我答应您!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将这些武器装备发放到一线部队,绝不辜负您的一片好意!”
张凤祥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说道:“那接下来还有什么事情呢?”
何敬之稍稍坐直身子,目光专注地看着张凤祥,回应道:“张司令,我非常想听听您是如何破解昨日您所叙述国府的那些问题的!”
张凤祥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缓声道:“这个嘛,我最后自然会给你答案的。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来讨论一下关于对付小鬼子,国府那边还有什么需要我部配合的地方吧。”
陈辞修连忙点头,接口道:“张司令,国府目前就这些问题,我们只希望咱们双方能够精诚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局势。”
张凤祥眼神坚定,郑重地说道:“我们远东兵团做事向来是‘一口唾沫一个钉’,既然答应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掉链子!既然你们都没有其他问题了,那么我就来回答何长官的问题吧。”
张凤祥的话音刚落,他环视一圈后,发现国府的代表们都正襟危坐,神情专注地聆听着他的讲话。
张凤祥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觉得,无论我如何讲述,都不如实地参观来得真实。所以,明日上午九点,请各位准时到这里集合,我会亲自带你们去感受一下具体的场面。”
这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把国府代表雷得外焦里嫩,之后张凤祥又说道:“关于之前咱们商量好的事情,我得赶紧安排,所以今日先这样,明天上午九点咱们再见。”说完这话之后,张凤祥就如一阵风般起身离开会议室,只留下国府代表们面面相明天上午九点咱们再见。”只留下国府代表们面面相觑......
张凤祥前脚刚踏出会议室的大门,后脚就迫不及待地给赵卫国下达了命令,让他将缴获的鬼子以及伪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清点得清清楚楚,然后安排部队将这些装备弹药移交到国军手中。与此同时,张凤祥还亲自撰写了一份关于答应支援给国军火炮的报告,交由副官李再荣转交给二舅吴国伟,好让二舅吴国伟提前做好准备,等待国府代表归来时一同前往国府那边。然而,国府代表在张凤祥离开后不到两分钟,就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紧接着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返回招待所,向统帅汇报今日商议的成果。当蒋瑞元收到陈辞修、何敬之等人联名的汇报时,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既感动又悲凉。
十一月十五日上午九点,阳光明媚,张凤祥带领着国府代表们,坐上了一辆辆汽车,浩浩荡荡地驶向钢铁厂、兵工厂以及附近配套的各类工厂。
一路上,国府代表们心情各异,有的充满期待,有的则显得有些凝重。当国府代表们抵达目的地,走进那些庞大而繁忙的工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禁为之震撼。
在参观过程中,张凤祥详细地向代表们介绍了这些工厂的产量、工人数量以及待遇等基本信息。代表们一边听着,一边默默观察着工厂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心中的震撼越来越强烈。
参观结束后,张凤祥带着陈辞修、何敬之等人来到了就近的农村进行考察。此时冬季正值农闲时节,田野里一片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犬吠。
当国府代表们走进村庄,看到农民们一个个面色红润,身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时,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原本以为农村的生活条件会十分艰苦,农民们应该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