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阴峪秘事,寻龙校尉,艾时,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辽宁省盖州市榜式堡镇的东来农家院,艾时、张老二和王勇已度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他们带着一大箱金条来到这里,将其藏在一个极为隐蔽的地方,像是为这段隐匿生活加上了一层神秘的底色。
农家院的生活简单而自在,艾时的心情在这宁静的时光里逐渐平复。他每日沉浸在当地特色美食之中,感受着质朴的生活气息。王勇和张老二则喜欢骑着农家院那辆闲置的永久牌二八自行车,前往榜式堡镇以东4公里处的石门水库钓鱼。每次满载而归,他们就把钓到的鱼交给农家院炖成鲜美的鱼汤,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小院,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艾时在闲暇之余,去寻找古籍、县志和历史地理书籍,加上艾时本身就对这些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穿梭于镇上的旧书店,精心挑选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书籍,回到农家院后便一头扎进书海之中。在这个信息的世界里,他不断探索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仿佛与历史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直到8月5号这天,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涟漪。早晨,王勇和张老二像往常一样扛着鱼竿,骑着那辆熟悉的二八杠自行车去钓鱼。艾时独自留在农家院,在翻阅一本古老的盖平县志时,一段记载让他眼前一亮。县志上写道:“城东六十五里连阴峪,俗呼怀王耿精忠坟。”艾时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继续往下读,了解到耿精忠在“三藩之乱”后被清廷凌迟处死,而耿精忠系今盖州市榜式堡镇天宝村人,原为明朝武官,后降清,被封为靖南王。其死后,康熙念其开国有功,命其次孙耿聚忠、三孙耿昭忠从江西吉安护送其灵柩归葬故里,墓前石人石马至今犹在。
艾时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小镇,竟隐藏着如此重大的历史秘密。他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王勇和张老二归来,想要与他们分享这个惊人的发现。
下午,当王勇和张老二带着收获的喜悦回到农家院时,艾时急忙迎上去,将县志上的记载告诉了他们。王勇一脸茫然地问道:“谁是耿精忠?”艾时耐心解释道:“三藩之乱你知道吧?分别就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王勇这才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艾时看了王勇一眼,王勇立刻心领神会地说:“我立刻马上去准备。”艾时又转头对张老二说:“老二,你马上去打探一下具体情况。”张老二点着头,自信满满地说:“望闻问切可是我们看家的本领!”说完便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第二天上午,王勇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了,里面装着旋风铲、拐子针、绳索、强光手电、头灯和撬棍尖镐等工具,还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这些工具都是他们即将展开行动的必备之物,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冒险。
中午时分,张老二也带着详细的消息回来了。他喘着粗气,兴奋地说道:“连阴峪现在改名叫马连峪,往里走20里就是天宝坟沟。那里有一座一品武官的墓园,规模可大了,有坟茔、享堂、牌坊、石像生等建筑和设施。那个陵园占地好几亩地,布局严整,一看就不简单。”
艾时追问道:“周围环境咋样?”张老二明白这是行话,指的是周围有没有住家,便回答道:“那坟沟里住了十多家农户,估计是守墓人后裔,住得七零八落的,相互之间距离也不近。距离这个将军墓大概有500米左右,不过那些人家都养了狗。”
艾时听后,沉思片刻,开始部署起来:“我们准备一下,先靠近大墓附近隐蔽起来,晚上看情况下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手的宝藏。
夜幕降临,三人背着装备,小心翼翼地朝着马连峪进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仿佛是三个幽灵在黑暗中穿梭。一路上,他们尽量避开大路,选择那些杂草丛生的小径,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当他们来到天宝坟沟附近时,远远地就看到了那座规模宏大的墓园。墓园被一片阴森的树林环绕,仿佛是一座神秘的城堡。艾时示意大家停下,他们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藏了起来,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越来越深。那些农户家的灯光逐渐熄灭,整个坟沟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打破这死一般的宁静。艾时看了看手表,对王勇和张老二点了点头,示意可以行动了。
他们悄悄地靠近墓园,手中的工具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当他们来到墓园的围墙边时,王勇熟练地将绳索甩了上去,绳索的一端带着铁钩,稳稳地钩在了围墙的顶部。他拉了拉绳索,确认牢固后,率先顺着绳索爬了上去。
艾时和张老二也紧随其后。他们翻过围墙,进入了墓园。墓园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那些石人石马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阴森恐怖。他们小心翼翼地朝着坟茔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生怕踩到什么机关。
就在他们快要接近坟茔时,突然听到了一阵狗叫声。原来是附近农户家的狗察觉到了他们的动静。艾时心中一惊,他知道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狗,他们的计划就可能会泡汤。
王勇从背包里拿出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食物,朝着狗叫声的方向扔了过去。那些狗闻到食物的香味,立刻跑了过去,开始争抢食物。三人趁机加快脚步,终于来到了坟茔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