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轰然坍塌的大唐
天使的画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3章 轰然坍塌的大唐,大唐:开局拯救小兕子,天使的画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世民有些无法相信,说道:“郭孝恪虽然在虎牢关之战,帮助我取得胜利,这些年并没有什么战绩呀,难道他之后又立很大的功劳吗?以至于他的儿子这么狂妄?”
刘君邛道:“这到没有,明年他应该会击败西突厥一部,贞观二十二年,在灭龟兹之战的时候因为失察,被西突厥偷袭而战死。”
李世民不解道:“仅凭郭孝恪这点功劳?那郭待封为何如此嚣张?敢无视军令?”
刘君邛道:“陛下你可知李世绩将军和郭孝恪的关系?”
李世民点头:“原来如此,他两人的确相交莫逆,一起出生入死过,但是李世绩一生精神,他肯定会约束郭孝恪的儿子的。”
刘君邛说:“李世绩将军在那时候已经快不行了,郭待封真正嚣张的原因是,他是武后亲妹妹的继子。武后这辈子,杀儿子,杀姐姐,杀侄女,唯独对她这个妹妹关系最亲,他的这个妹妹嫁给了郭孝恪的弟弟,婚后一直无子,郭孝恪死的早,于是她就让郭孝恪做了她的继子,有李世绩和武后的双重关系下,郭待封狂妄看不上寒门出身的薛仁贵,违抗违抗军令,就很正常了。”
李世民咬紧牙恨恨道:“怎么又是这个武才人?可恶!”
刘君邛说道:从那时候开始吐蕃就一发不可收拾,雄霸西南,西部地区,之后数次打败大唐的征讨,最巅峰时,数次攻入长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李世民此时气得青筋直冒,大吼道:“就特么一个郭待封,居然产生这么大的历史后果!该死的郭待封,该死的武才人!该死的武家!”
刘君邛道:“陛下,武家之害,不光是武才人一个,武家的所有人,对于大唐前一百多年影响之大是超乎想象的。武则天做了皇帝十五年后,被拥护大唐的官员发动政变赶下台,大唐得以重新恢复,武则天的女儿也就是太平公主把持朝政,最后被唐玄宗发动玄武门政变给赶下台,最后自杀。
而这个唐玄宗是个锐意进取之人,取得的功绩也是巨大的,他创造出大唐或者整个中原王朝最大的盛世,正在大唐最巅峰的时候,又一个武家的女人出现了,导致这个盛世出现了重大转折。”
李世民本来刚刚听到这个唐玄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暗自高兴,结果听到又冒出来一个武家女子,心中立刻有了不好的预感。
刘君邛继续说下去:“这个武家女也是一个特别能投机之人,他在一次舞会上,利用自己高超的音乐才能,入了唐玄宗的眼,并收她为妃子。
但是她之后并不安分,使用了很多阴谋花招离间唐玄宗和他的儿子,最后她利用了一次宫廷火灾,让唐玄宗认为自己的三个儿子谋反,这个唐玄宗不知是失了智还是其他原因,居然把他三个儿子给杀了,其中还有一个是太子,
这个太子可的口碑是相当好的,因此为大唐由极盛突然坍塌埋下伏笔,成为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李世民也是无语了:“这个玄宗按道理应该是一个比较睿智之人,他为何如此处理?”
刘君邛耸耸肩:“鬼知道呢?之后这个唐玄宗很多事情难以理解,因为三个皇子被杀,武妃被噩梦缠身,最后被活活吓死,但是她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挽回了,而这个唐玄宗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嗜好,就是好色,极为的好色,在武妃死后,他强行取了自己的儿媳为妃子,也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杨贵妃。”
李世民疑惑道:“杨贵妃?还是这个唐玄宗的儿媳,简直荒唐。”
刘君邛道:“这也没办法,这个杨贵妃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跟西施,貂蝉,王昭君是齐名的,又有哪个男人抵抗得住她的魅力呢?何况这个唐玄宗的又十分的喜爱美色。加上这个杨贵妃不但美艳,歌舞音乐样样精通,从此君王不早朝呗。”
李世民捂脸,特么的自己的后人怎么是这么一个货色。没错,肯定是稚奴的错,他能跟自己才人搞在一起,足以证明他就是个好色之徒啊,这个玄宗肯定是遗传的稚奴。
刘君邛要是知道李世民的想法,肯定会翻白眼,李治的确好色,但是你也不差好吧,你唯一的优点是你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李治,李隆基做不到这点呢。
李世民气笑了:“好一个从此君王不早朝,这简直是作死啊,我想,没多久,大唐朝廷就会出现重大危机了吧。”
刘君邛点头道:“是的,不久之后,安禄山发动叛乱,这次叛乱和以往的叛乱不同,身为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声势极为浩大,一连势如破竹,占据中原,攻破潼关,最后拿下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了巴蜀,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唐玄宗的士兵发动政变,逼迫唐玄宗杀了杨贵妃,一代红颜至此香消玉殒。大唐有此盛极而衰。”
李世民此时沉默不语,听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唐王朝,特么的居然因为女人因此而坍塌,心中说不出的滋味,是不是要颁布一道继承法令,好色者不能继承皇位?
这也太可笑了,不好色,怎么传宗接代呢?
这时候他眼睛一亮,问道:“你说过,大唐延续了两百多年,按这个时间算去,大唐在这时候也就一百年左右吧,那后来是不是叛乱被平了?”
刘君邛点头道:“是的,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军的指挥下,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平定了,但是造成的损失是极为恐怖的。
史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抱歉,昨晚码字太晚,睡着了,请各位大大原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