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杀方孝孺以谢天下!
加糖的小芋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0章 杀方孝孺以谢天下!,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加糖的小芋圆,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错。”
姚广孝微微点头,说道:“臣深知,陛下经营苏州大半年,不愿意放弃……所以,臣愿意献上上中下三策,可供陛下选择。”
“说说吧。”
“下策便是与士绅们硬刚到底,陛下虽说根基虽浅,但是也有可以信任的军队和官员,强行推行新政。那些公然反对、阻挠新政的士绅勋贵,杀一儆百,以彰显陛下的威严。”
“此策一旦施行,大明必然陷入动荡。那些士绅勋贵们在朝中、在地方都有一定的势力,他们可能会联合起来,发动更激烈的反抗,甚至引发内乱,导致局势失控。”
朱权以一种古怪的目光看向姚广孝,凡是谋士出谋献策,必然是上中下三策,看似给出的选择很多,其实下策太过平庸,上策又会过于激进。
能选的,不过是中策罢了。
只是谋士为了凸显主角的重要性,故意给出三条路,让主角做选择。
“这个计策不行,如果一旦大明内乱,洪武三十年积攒的所有老本,估计都会折进去。朕最担心的,还是蒙古诸族的卷土重来。”
姚广孝又道:“上策便是与勋贵士绅媾和……无论是勋贵还是士绅,不都是唯利是图嘛,陛下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利益……比如,他们的税收比百姓更低点,做生意给予便利。最坏的结果,大不了不推行新政了,一切照旧,这天下还是属于陛下的。”
朱权抿了抿嘴,示意姚广孝说中策。
眼下的情形,和历史中,朱允炆决意削藩时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
当时,朱允炆急不可耐的推行新政,将矛头指向勋贵、宗亲、藩王……希望能削减这些人的开支,充实大明的国库。
想象很美满,现实很骨感。
周王橚、湘王柏、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直接被贬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于府中自焚。
这一刻,朱允炆的声望跌到了谷底。
燕王朱棣趁机起兵造反,短短四年,便攻下了应天府。
姚广孝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凝重,缓缓说道:“中策,便是陛下迅速返回应天府,将苏州府的一切谋划,归于方孝孺一人身上。”
“陛下,当初您来苏州时,太上皇曾三令五申,您不能亲自出面推行新政。因为新政一旦推行失败,对您的声望将是一个打击。”
“而现在,在世人看来,一直是方孝孺推行的新政,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那些士绅勋贵们对他恨之入骨,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杀方孝孺以谢天下,便能迅速平息士绅勋贵们的怒火,稳定局势。等日后掌控大局,再清算这些士绅勋贵,为方孝孺平反昭雪。”
姚广孝迅速开口,有条有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显然他已经考虑清楚了,这次前来苏州,就是为了劝朱权下杀手。
“道衍,你现在立即返回应天府,朕可以当你没有说过这句话。”
姚广孝一愣,他没想到朱权的反应如此强烈。
在他看来,为了大局着想,牺牲方孝孺是一个可以考虑的策略,不就是死一个人吗?
与整个天下相比,就算死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也值得。
“陛下,您想想秦之商鞅、汉之晁错,商鞅虽死,但是大秦有了强盛之本;晁错被杀,可是汉景帝也平息了七国怒火……”
朱权怒目圆睁,大声道:“道衍!方孝孺是听谁的命令?他自从来到苏州,为了新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朕推行新政,他始终坚定地站在朕的身边,出谋划策,不遗余力。朕岂能为了那些贪婪自私的士绅勋贵而杀了他?”
姚广孝高山仰止看着朱权,大声道:“陛下这番话,真是让人茅塞顿开啊!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定会全力支持陛下,与陛下一同面对困难。只是,陛下心中有何计谋?还望告知一二。”
朱权惊奇的看着姚广孝,一时之间,不明白他转变立场为何这么快。
按下疑惑,举起拳头,坚定地说道:“我们不能向那些反对势力妥协,必须坚定地推行新政。朕会让朝中的文臣们撰写文章、诏书,向天下百姓详细阐述新政的好处,揭露士绅勋贵们的不法行为和自私本质,让百姓们明白,新政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那些士绅勋贵们才是他们的敌人。这样,我们就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孤立那些反对势力。”
姚广孝微微点头,说道:“陛下圣明,百姓的支持至关重要。有了百姓的拥护,我们便有了坚实的后盾。”
朱权接着说道:“其次,朕要整顿吏治。那些与士绅勋贵勾结、阻碍新政实施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同时,朕会提拔一批有能力、有操守、支持新政的官员,充实到各级官府中,确保新政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陛下此举,定能肃清官场风气,增强朝廷的凝聚力。”姚广孝赞许地说道。
“再者,朕会加强军事力量。对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同时,合理部署军队,对那些可能会发生叛乱的地区进行严密监控。一旦有反对势力敢轻举妄动,朕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陛下思虑周全,臣深感佩服。”姚广孝说道。
“此外,朕还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确保边境的稳定,避免外部势力趁机介入,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麻烦。”朱权补充道。
姚广孝说道:“陛下高瞻远瞩,如此一来,我们便能集中精力应对国内的反对势力。”
朱权看着姚广孝,说道:“道衍啊,此次新政推行,困难重重,但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新政的目标,让大明王朝走向繁荣昌盛。”
姚广孝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与陛下一同开创大明的盛世。”
“好了,既然咱们都商议妥当了,你回应天府吧。不出三个月,朕会给天下勋贵和士绅一个交代的,他们也不会闹事的。”
“陛下,让臣跟着您吧。近日朝中也没有什么大事,倒不如臣待在苏州,若是出现了紧急事情,也好多个人商量嘛。”
朱权直勾勾的看着姚广孝,笑道:“道衍啊,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想瞒着朕呢?直说吧,咱们君臣多年,朕恕你无罪。”
姚广孝立马正色道:“臣对陛下赤心一片,绝无任何隐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