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糖的小芋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以暴制暴!,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加糖的小芋圆,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想到这里,方孝孺脸色愈发冷峻,大吼道:“够了!你们一个个都在找借口!难道整个苏州,就没有一个地方是顺利开展清查工作的吗?我看你们根本就是相互推诿,消极怠工!”

他站起身来,怒目而视,继续说道:“清查田亩,是朝廷的旨意,是为了解百姓的倒悬之危。你们身为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却不能担君之忧,如此行径,怎对得起百姓的信任,怎配得上这身官服!”

“从今日起,锦衣卫入驻苏州城,凡办事不利者,皆要脱下身上官袍。咱大明朝廷,不需要碌碌无为之官!”

此时,太仓知州赵大人站了出来,反驳道:“方大人,我们已经竭尽所能,可是这政策推行,不是片刻之间就能完成的!”

方孝孺冷笑一声,道:“你完成不了,自有人替你完成。若是置国家大事于不顾,那要你们这些官员何用!”

“从今日起,每县派十名锦衣卫,每三天汇报一次进度,每次都必须有新进度!若是还敢推诿阻拦,吾势杀汝!”

方孝孺驱散众官员,批阅十几份奏章,从奏章上能够看出,苏州还是有不少年轻有为的官员,汇报了各地的真实情况。

只不过,要想推行此事,依旧还是困难重重。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似乎还有隐约的骂声。

没过多久,只见数百名身着青衫的学子,嘴里骂骂咧咧的,如潮水般涌向府衙。

十几个衙役根本阻拦不住,这些学子全都有功名在身,骂不得、打不得,只能任由他们闯入府衙。

在古代,文人的身份是非常高的。

生员可戴方巾、穿襕衫,乘轿出行,见县官不下跪。生员享有 “免差徭、免刑责”的特权,普通百姓需尊称“相公”。

最重要的是,文人垄断儒家经典的诠释,但凡与他们意见不合者,皆能随意谩骂。而对方就算是官员,也得好好辩论,不得用刑。

毕竟,士为天下先。

听清他们的谩骂后,方孝孺脸色猛变,刚想离开此地,上百名生员就疯狂涌入了府衙,将方孝孺给围了起来。

只见最前方的两名学子拉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动摇国本,罪不可赦”八个大字。

方孝孺深呼一口气,脸色平静的看向这些生员。

一名身材高大的学子越众而出,他大叫道:“我等寒窗苦读十年,只为一朝出人头地,博个功名,光宗耀祖。”

“如今,你这‘士绅一体纳粮’之策,将我等特权尽数剥夺,与庶民何异?你置我等多年心血于何地?我要这功名有何用?”

“若是真的推行政策,那我等为何还要学孔孟之道?学习经典又有何用?方大人,难道大明遍地茹毛饮血之徒,你才会甘心吗?”

一道道刺耳的质问声传来,方孝孺看向众人,众人也都避也不避。

良久,方孝孺终于开口道:“诸位学子,你们可曾想过,这天下乃是万民之天下。让士绅纳粮,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充盈大明国库。”

“你们饱读诗书,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应只着眼于个人的特权。”

“放屁!”

“简直臭不可闻!”

“你这是玷污孔孟之道!”

学子们更加愤怒,又有一名学子跳出来喊道:“休要拿大道理来压我们!我们多年苦读,难道就是为了和那些大字不识的庶民一样,承担沉重的赋税?”

“你这是断了我们的生路!”

有人更是质疑道:“方大人,您饱读圣贤书,当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之理。我等士绅,与庶民不同,怎能同纳粮赋?”

学子们群情激愤,各种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瞧着这些大明未来的栋梁,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罔顾天下道义,方孝孺心中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想到此,方孝孺深呼一口气,认真的说道:“本官明白,你们寒窗十年,就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

“你们想考上科举,入朝为官,从此便入了仕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你们想吃着鲜美的食物,穿着华贵的丝绸。”

“你们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大明贫苦的百姓,不愿与之为伍!”

方孝孺说着话,不少学子脸上露出羞愧之色。

“既然如此,我今日便返回京城,向陛下禀明情况。苏州学子不愿吃苦受累,只想着考上科举后,每日享福玩乐,请陛下收回改革的想法。”

“若是有一天,我大明步了宋朝的后尘,被异族侵略,百姓民不聊生,士绅四处逃难,都是你们这些人的过错啊!”

“本官实在不明白,你们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哪一篇教你们贪图富贵而轻视天下、轻视百姓呢?”

学子们也不争吵了,两个拉着横幅的学子,默默地放下了手。

方孝孺的脸色十分难看,看向那个身材高大的学子。

“看你的装扮,想必家庭并不富裕,应该是个寒门之子吧?我想问问你,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治理天下,还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呢?”

那学子的脸色时而青,时而白,格外纠结。

“大人,草民虽是寒门,但是世代簪缨,家父从小教诲,要让草民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

方孝孺勃然大怒,吼道:“那你是怎么做的?为了一点点粮税,就聚集学子围攻府衙?你们是要造反吗?”

“如今苏州百姓的生活,你们一个个不知道吗?倘若你们为官一方,难道不想着让百姓富强安宁、富裕吗?”

“你们一口一个孔孟之道,当初孔子是怎么做的?天下疲敝,百姓困顿之时,孔子难道躲在富贵的庄园中,只顾着享乐吗?”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你们扪心自问,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来,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来?”

若是论起学问,方孝孺一个能打十个。

此刻看他他们都不言语,方孝孺这才认真的说道:“从今日起,每三天本官会大开府衙大门,与你们辩论儒学,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扮男装之成为驸马

张上明猪

倾仙神女录

疯言封欲

废柴美女修仙记

枯燥乏味的缩退炉

大逃荒!全家齐穿越,手握空间赢麻了!

在逃小公主

阴铁的穿越之旅

欢欢家的糖糖

爱梦魇的鲜鲜

穆瓣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