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岁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太熟了,不好下手,此去直上青云路,卿岁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乾安二十四年,刚刚过完元宵节。
十四岁的李瑜和吴景诚这两个私塾里的佼佼者,刚下课就被谢先生给单独叫到了一边。
“老夫十三岁参加县试,如你们这般大的时候已经过了院试成了秀才,你们两个今年何不下场一试?”
末了不待两人回答,他便又紧跟着补了一句。
“老夫年前就已经将你二人的名帖,递交到县衙了,今日应该考牒都下来送到你们家里去了。”
吴景诚:“……是,先生。”
李瑜:“……是,先生。”
既然您老人家递都递了,干啥还非要用疑问句呢?
搞得像是可以不去似的。
望着这两个得意门生,谢环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好好考,莫要给老夫丢脸。”
虽然过了童生试就能得入县学,他也没有办法再教导他们了,但是很显然前程比舍不得更重要。
要是两人都能考中秀才,他明年招生的束修岂不是能翻一番?
下学后吴景诚叫住了李瑜同他一道,表示他有点紧张。
“先生这么早就让咱们参加县试,是不是也太信任咱们了,我这心里总觉得有些虚得慌……”
谢先生十四岁中秀才那是谢先生,谢先生从前那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大部分人还是十六七岁才去县试的。
“试试呗,又没有要求你一定要考过。”
李瑜手中提着两只书箱,一只是自己的,另一只是刚满六岁的小老三的,小老三拿着根糖葫芦吃得很是起劲。
走了几步李瑜才反应过来:“嗯?我与你家貌似不同路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家伙就爱往他家跑。
不是有什么好吃的来送上一盘,就是说要两个人一起读书才有感觉。
吴景诚满脸认真地道:“既然马上就要县试,我想与你多讨论讨论县试的事情。”
李瑜还没有说话,一旁李链便高兴地蹦了起来。
“耶,景诚哥哥来去我们家,娘肯定会做那道红糖蒸肉的。”
在他们县待客的最高待遇就是那道红糖蒸肉,这道菜也是小孩子最爱的一道菜。
可是一般只有来客的时候才会做,所以小老三才会这么高兴。
李瑜摇摇头:“……小馋鬼。”
到家的时候李纲已经从县衙里面,把“考牒”给他拿回来了。
考牒就是古代的准考证,是统一用木头制成的。
上面刻着考生姓名、出生年月日、父母姓名、户籍分类还有户籍地址,最后是县衙加盖的印章。
比如李瑜的考牒上就写着:李瑜,乾元十年三月十六生人,生父沈二勇、继父李纲、母张氏、农民户、顺庆府营山县沈家村人。
如果他能考到进士的话,这考牒将会陪伴他参加殿试面见天子。
并且放榜的榜单上,这行字也会被写上去并让天下人知道,新科进士是什么来历与家世。
如果已经娶妻的话也会重新刻上去,并且写上放榜的榜单之上。
所以榜下捉婿不是随意捉的,捉你的时候你家啥情况人家就都知道了。
李纲是十八岁才过的院试,所以他虽然希望继子能一次便过,但是对此的希望也并不大。
“尽力就好,就当是去见见世面,你们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
他就觉得老谢太急功近利,以为像他那样的神童遍地都是吗?
在大雍要成为秀才公要过三试,第一试就是二月份由知县大人组织的县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历史、伦理道德等。
第二关就是四月由知府大人组织的府试,考试内容与县试相似,这两试通过以后就可以称为童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