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岁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入学,此去直上青云路,卿岁岁,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这孩子!”
要不是提着满手的礼,李纲都想伸手敲敲他的脑袋。
“人谢先生已改了,七位秀才公,两位举人老爷都在他那读过书。”
很厉害的好不好?
“啊?”闻言,李瑜瘪瘪嘴道:“一个进士郎都没有?再说他只管秀才之前,举人老爷的功劳也能够算他身上吗?”
照这样算的话。
只要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后,小学初中的老师也能跟着沾光咯?
李纲气乐了:“你当进士郎是什么?地里头的白菜大萝卜啊?三年一个省里才能出几位进士郎?”
“江南那一带就占完一大半,只留下的小半给其余十二个省抢。”
“咱们一个县随便找位先生,就教过一位进士郎?想上天不成啊?要有这么厉害知府大人会千里迢迢将孩子送去江南求学吗?”
“再说了,没有启蒙先生那里有他们后来的功名,为何不是算作启蒙先生的功劳?”
没有启蒙先生打好基础,后来的先生教的再好。
他们能听懂吗?
李瑜很是羞愧地低下头:“父亲,儿子明白了,启蒙每从顽童起,终身获益谢师恩。”
他都不记得自己小学老师姓啥了……
惭愧,惭愧!
闻言李纲满意地捋了捋胡须:“孺子可教也,好孩子,好好学,要学好,学好了终身获益啊。”
古代的拜师礼很繁琐,特别是幼童启蒙时更甚。
谢环本来不想收李瑜的,一来嘛普通幼童四岁就得开蒙,这个李瑜已晚了两年,二来他的家世……
不是他嫌弃乡里孩子。
他是怕这个在乡野里长大的孩子,会教而不善不说还会带坏同窗,可李纲是他多年好友又不能直接推拒。
所以这个学生收得他不太情愿,但当看到了李瑜本人以后,他忽然就觉得自己从前多少有点偏见。
眼前这个礼仪周到的小子,目光清明脸庞方正,怎么看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我这里是卯时初到学堂,午时一刻到?未时一刻可以休息午休,下午?酉时中放课,每十日一沐,其余时间无事不得请假。”
沐就是放假的意思。
李瑜立刻作揖恭敬答应,想想还是在现代读书的时候巴适安逸。
读五天就能够放两天,而古代十天才能放一天。
不过也仅限于他读书那会儿,听说现在许多学校明着是双休,实际上中秋节都只有半日的假期。
就算按照规定放假在家,那也还得在家上网课。
哀哉!
见李纲与自己那位少年浪荡的先生甚是熟稔,甚至只收了李纲两贯束修,还让他不要和别的同窗说起这事。
从私塾出来后,李瑜好奇地问道:“父亲是什么时候与先生交好的?”
他这位新爹看起来就是正直人,总归不是先生还浪荡的时候吧。
李纲想也没想便道:“开蒙的那会儿我们是同窗,夫子在上面讲课的时候,我们就常常在底下互扔纸坨坨。”
要不是因为交了谢环这个损友,他老早就进士及第登科了。
那就是从小在一块混的咯,长大了难道没有一起混过楼子吗?
李瑜不信。
于是李瑜眨眨眼开始套话:“那为何都说谢先生是浪子,却从未有人说过父亲呢?”
李纲不自在地咳嗽两声,表示小娃娃好奇心不要那么重。
成亲后他就再也不和他们厮混了,因为他的发妻身子一直不好,每每动怒总是要大病一场的。
所以在两次乡试落榜后,他就求父亲想法子给自己谋了个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