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暗无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湖边趣事,浪龙,光暗无疆,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远方的旭日缓缓升起,温和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草地上,令草身反射的光芒如同左右摇摆的翡翠那样,这些翡翠顺着风摆动,将其清淡可口的气味散播到草原各处。
草原上的动物和恐龙也早早从自身围着的圆圈中起身,低头啃食吞吃这些被阳光晒掉凌晨露水的翠草,而它们在吃草的方式上千奇百怪。
恐龙方面,属于鸭嘴龙类的南宁龙、满亚龙及草原原着民马鬃龙,它们用宽大的嘴巴夹住草身用力一割,接着用牙齿细细研磨草身,绿色的叶子压出些许清绿的汁液,其贪婪地舔食其中的汁液。
而马鬃龙对于南宁龙、满亚龙而言,也算是开疆扩土的前辈,毕竟它们可是世界上第一种品尝禾本科植物的恐龙。与其他鸭嘴类不同的是头骨具有明显的禽龙类特征,例如嘴巴前部是角质喙嘴,牙齿位于面颊之内。
属于角龙类的中国角龙和绒花角龙吃法就基本与鸭嘴龙类相似,都是先用嘴喙切割再用牙齿研磨,在草原西北处的山坡上,一群洮河龙与其他本土甲龙类混杂在一起,没有违和和陌生地在山坡上吃草,此草名为苜蓿,其嫩叶和嫩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也是他们最爱吃的植物。
除了洮河龙外,其他本土甲龙类分别是天镇龙、克氏龙、戈壁龙,身体都覆盖有坚硬的骨板,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除喜欢吃一些低矮植物外,也跟其他植食恐龙一块扎堆进食,这样做可以增加警戒范围,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又能形成较为完善的群体防御机制,那么由甲龙类组成的群体就是一个铜墙铁壁。
虽然不一能挡住龙兽及巨龙的撕咬灼烧,但至少能挡住老虎、大型食肉恐龙、小型恐龙群的攻击。
随着一只洮河龙惬意地朝天伸伸脖子,发出悠闲的叫声,其他洮河龙也纷纷跟随它走下山坡。其中,曾与三龙交谈的何河也在其中。它们身后还跟着几只天镇龙。它们此行的共同目的是前往林措尔草原的中央湖泊饮水解渴。
尽管吃草和植物枝叶也能获取一些水分,但对于体型庞大、食欲旺盛、代谢旺盛的甲龙类来说,这些水分远远不够。特别是洮河龙和天镇龙,它们即将踏上迁徙之路,从林措尔草原前往另一片森林或草原,途中需要穿越一片水资源匮乏的大沙漠。在迁徙前多喝几口水,不仅是对长途跋涉的准备,也像是在干涸前尽情享受最后一丝清凉。
大约走了十多分钟,它们没有任何困难地来到中央湖泊,如果把辽阔的林措尔草原比作眼晴,那么中央湖泊就是其青蓝色的瞳孔,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有几条复齿湖翼龙上下挥动着前肢双翼,翼尖和脚掌时不时地没入湖中,接着将长而轻巧的嘴吻探入湖水中,划出几道水花四溅的“伤口”和“痕迹”。它们用力拍动翅膀,身体往上抬,前部无齿的尖喙上叼着一些大小不一的软骨鱼。这些鱼还活着,没被夹住的身体仍在不停摆动。复齿湖翼龙有的抬头一口将其吞下,有的则紧紧夹住,飞往湖岸边,在比较空旷安全的岸上享用这来之不易的猎物。当复齿湖翼龙远离湖面,它们的倒影也渐渐消失不见,那些因捕鱼制造的涟漪也慢慢消失,湖面再次恢复平静。
这几只复齿湖翼龙先在岸边沙滩低空盘旋几圈,接着慢慢地、慢慢地伸展着翅膀往沙滩降落,收起翅膀且长短不一的前后肢先后着陆,仰天抬起将软骨鱼吞了进去,有的在降落时不小心行了五体投地之礼——降落时被一颗石子拌了一跤,叼在嘴中的鱼借其摔跤后嘴喙松动借机挣脱,这一跤又刚好对着湖边,软骨鱼在地上侧扭着身体,对着湖泊边扭动边弹跳,在这只倒霉的复齿湖翼龙勉强站起时跃进湖泊,溅起一片水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