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大清财政崩了
孤不是玄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8章 大清财政崩了,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孤不是玄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798章 大清财政崩了
“咳咳”
乾清宫,西暖阁,大殿左侧,为首的老狐狸,四大辅臣之首的老索尼,轻轻咳了两声。
缓缓的抬起头,瞥了一眼,上面的娃娃皇帝,心中一阵苦楚,无奈的站起来。
他是降臣出身,也是满清的四朝元老,久经官场,德高望重,见识过无数的苦难和风浪。
老奴努尔哈赤,老辣的皇太极,强横的多尔衮,莽夫豪格,英气勃发的顺治皇帝等等。
即便是娃娃小皇帝,索尼也侍候过两个,先帝登基的时候,也是6岁登基,跟上面的康熙一样。
但是,朝廷内外的形势,确实是截然不同,天壤云泥之别啊。
所以说,即便是做了康熙皇帝的亲家,老索尼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力不从心了。
上面的娃娃皇帝,资质很好,聪慧稳重,甚至比他老子,福临小时候,做的更好。
可以说,只要正常发展培养下去,明君圣君不敢说,至少是中人之上的君王帝王。
但是,时运不济啊,大清王朝的国运,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因为,大西南的朱明余孽,出了一个朱雍槺,是英武果断的武夫皇帝,国势上升太明显了。
如果是正常条件下,先帝顺治皇帝,还活着的情况下。
大清王朝,凭借两京八省,富足四海,有足够的钱粮和赋税,耗也能耗死明贼余孽。
但是,顺治皇帝死了,新皇帝玄烨,再怎么懂事,也仅仅是个奶娃娃。
这样一个娃娃皇帝,肯定镇不住朝野的各派势力,内耗太大,无法集中优势的国力,去对抗如日中天的大西南。
最简单的例子,御驾亲征的话,满清就很难找到,跟朱雍槺相匹配的统军人选。
“哎”
半响后,老索尼深叹一口气,才慢慢的走到大殿中央,对着上面皇帝和周边同僚们,躬身拱手行礼,缓缓的回道:
“回禀陛下”
“太皇太后”
“诸位王爷,同僚,将军”
“老臣先给诸位,介绍一下,咱们大清国,去年的财政问题”
闲话不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千古经典名言。
老索尼是四大辅臣之首,主要负责吏部和户部,也就是掌管官员的升迁考核罢免,财政收入和支出。
今晚的御前会议,既是年终总结,也是对今后的战略规划,如何应对强势的大西南明贼。
所以说,被点名的老索尼,第一个要说的事情,就是财政收入和开支问题。
一个国策战略会议,无论有什么战略设想,如果没有钱粮的支持,那都是空中楼阁。
“启禀陛下”
“今年的税收,已全部征缴完毕”
“参照往年的成例,今年征收的类别,也都是差不多”
“夏秋两税的地丁银,2212万两,漕粮640万石,关税101万两”
“火耗301万两,杂税449万两,盐课466万两,盐引266万两”
“练饷520万两,剿饷280万两,辽响474万两”
“总计5069万两白银,米粮640万石”
首当其冲,经验丰富的老索尼,就把往年该收的赋税,都说了个遍。
一般情况下,这种真正的财政收入数据,在大朝会或是小朝会上,肯定是不会公开的。
唯有真正的核心,王朝的皇帝,掌管钱粮的尚书,军队的扛把子,才能有机会接触到。
这一点,就像万历会计录一样,大明王朝的财政收入,永远都是2500万到3000万的数字。
其他的杂税,乱七八糟的加征,摊牌的辽响,永远不会出现在,正规的财政报告里面。
今天的御前会议,在场的文武群臣,都是大清王朝的巨头。
因此,老索尼,也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把满清王朝,能收到的赋税,全部拿出来解说了。
田赋地丁税、漕粮、关税、火耗、杂税、盐税、盐引和三饷,乱七八糟的,全部捋了一遍。
没错,满清入关的时候,为了收买汉人民心,直接废除了三饷,也就是辽饷、练饷和剿饷。
顺治三年,满清就偷偷摸摸的,开始全面恢复征缴三饷,就是为了弥补战争粮饷的巨大缺口。
没办法啊,随着战事的持续拖延,南方的明贼余孽,始终无法剿灭。
朱明皇室的皇帝,杀了一个,接着又会蹦出一个来,接二连三,杀都杀不完啊。
“嘶嘶嘶、、”
宫殿里,一众满清大佬们,听到这个数字后,没有一丝的反应。
唯有两个汉臣,大学士范文程和宁完我,相互看了一眼,目光惊诧,倒吸一口冷气啊。
没错,他们这两个糟老头子,两鬓斑白,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这个财政核心数字了。
想不到啊,这么多年时间过去,满清的赋税,竟然搞到了五千万,确实是厉害啊。
他们两人,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勋臣,也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听到这个,肯定是吃惊不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