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禧发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2章 刘家庄这几年的变化,四合院:火红年代享受生活,恭禧发财,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空间里拿出两个麻袋丢进挎斗里,站在村外的桥头上,看着刘家庄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心里不由得十分自豪。

刘家庄现在是小母牛坐飞机、牛逼冲天,据村会计说,今年劳力年均收入大概能达到七百多元,如果按家庭收入算的话,起码翻倍,这份收入里主要是蔬菜大棚立下了大功。

(1952年京郊,劳均年收入是204.7元、1957年劳均年收入是340.55元,1960年是76.6元,1964年是142元。)

去年伍总过来视察的时候,随口表扬了一句这种模式大有作为,后面京城很多大单位有样学样、举一反三,到边远地区承包荒地,搞起自己的飞地。

比如1955年8月,市公安局在东北黑省密山县兴凯湖地区筹建了“京城市地方国营兴凯湖农场”,准备实现单位自给自足。

伍总同时也发现了压水井,听了这玩意带来的种种好处,可谓是赞不绝口,挤开众人一口气压了好几桶水,别的地方不知道,这几年京郊地区迅速得到推广。

张启明作为钢铁局的大领导肯定要陪同,看到伍总这么关心压水井,后悔得直牙疼。

当年自己怎么就眼瞎了呢,没注意到这个造福百姓的好玩意,白白错过一桩大功劳,回到家,不仅自己扇了自己俩耳光,还爆锤了老李一顿。

1952年夏初,娄半城从港岛弄来一批塑料布,刘平安知道后,连夜回村找到刘方圆讲了蔬菜大棚的种种好处,又找到张启明让他出马帮忙从农学院请来专家,教授刘家庄村民怎么建大棚和冬天种植蔬菜。

然后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在轧钢厂的帮助下,建立起三十多座蔬菜大棚,每座大棚面积在两百平米左右。

当年冬季,刘家庄蔬菜大棚就实现了丰收,每座两百平米左右的大棚,产出黄瓜、番茄等大概在1500斤上下。

产量比不上后世,种子和种植技术没有后世的好,后世这种两百平的大棚轻轻松松可以产出五千斤左右的黄瓜。(不知道准不准确,没种过大棚。)

光这一项毛收入就达到四万五千多元,哪怕去掉煤炭、人工、损耗、木柴等一些成本,净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这几年双方合作的非常愉快,农学院干脆在这里设立了研究试验基地,又在他们和畜牧专家的指导下建起了一座座粪便发酵池。

本来想建沼气池的,但没想到这玩意复杂的要死,沼气池密封性就不说了,要是沼气发电的话,什么净化装备、发电机组、电气设备等等都要购买,听得刘平安脑袋头大如斗。

哪怕就是建好,刘家庄这群土老帽有几个会维护的?一个看不住,他们就敢在沼气池附近吸烟唠嗑,弄不巧就会坐上免费的土飞机,所以退而求其次,建了些更为简单的发酵池。

村民们赚了大钱,有人提议干脆再多建一些蔬菜大棚,连刘方圆也心动了,不过让刘平安以塑料布不够为由直接否了。

闹呢,这些大棚不多不少,在大人物眼里算是鸡肋,真要建上几百座,起风后,刘家庄连渣渣都不会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精灵:刚成馆主,希罗娜向我求婚

飞鸽传输

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

劲爆小龙虾

从海贼王开始的诸天交易

空调西瓜WiFi

世界重叠:宇宙的游戏

做梦茄子

暗夜撒旦开局手握十份婚书

我是逆鳞

怎么,没在霍格沃兹见过共生体

德朗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