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门阀
千年后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4章 门阀,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千年后的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科举?”
对于这个词,杨坚自然不会陌生,这还是他这一朝提出来的概念,只是并未实现罢了。
没想到二子真的这样做了?
“没错!”
姜饼点头道:“在隋朝以前,每个朝代的人才选拔,都是通过世家大族举孝廉的模式。
时间一久,整个朝堂官员,甚至地方官吏都是世家大族的门生弟子。
然后彼此之间相互勾结,渗透各行各业,把持军政大权,皇帝就会被彻底架空。
而这些世家富可敌国,私兵无数,可以和国家正面抗衡。
哪怕朝代亡了,世家大族仍然屹立不倒,所以有句话叫做“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到了隋朝开国时期,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巅峰。
因为在你建国时期,和这些大族就达成了合作,商量好了胜利的蛋糕如何瓜分。”
对此,杨坚不置可否。
而姜饼的话还在继续:“世家出钱募兵,由你带头,事成之后,你当皇帝,世家子嗣入朝为官,进军营掌兵权,允许世家拥有大规模的武装府兵和领地,战时为朝廷提供兵力粮草,在领地内有人事任免权,皇帝不能干涉,各行各业的经济,世家大族要占一定的比例,甚至垄断一些行业,如盐、铁这些重要物资。
这些世家掌朝政,掌私军兵权,有领地,有资产,有盐铁,总体实力不弱于国家,已经不是当初简单的一个,只有一些经济实力和朝中人脉的世家了,他们俨然是一个可以和国家正面抗衡的国中之国,所以,他们有一个新的称呼:门阀。”
杨坚听完,仔细想了想,似乎正是这样的模式。
对他来说这种可不是有利于国家长久发展下去的因素,也正因如此,才会提出科举这个概念,只不过还没有彻底实装到整个帝国中去罢了。
“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杨广并没有搞清楚隋朝对于天下的掌控力来说,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强劲。
隋朝的门阀势力堪称恐怖,虽然一个门阀的实力相比于国家来说偏弱,但是一个门阀也能做到让隋朝大乱不休。
最强的门阀有关中独孤阀、中原宇文阀、岭南宋阀、陇西李阀。
这其中岭南宋阀最为特殊,世代居于岭南,实力雄厚,兵强马壮,再加上地势奇特,中原王朝无可奈何。
当初隋朝发动一统之战,消灭了盘踞在南方的最后一个陈政权,眼看天下即将统一,可是面对岭南宋阀却是久攻不克,最终只能改为招降。
宋阀的人只想守着岭南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没有争夺天下的心思,所以不想与隋朝为敌,便同意了招降,向隋朝称臣。可是条件却是
岭南宋阀不入朝参拜,不缴纳税赋,岭南仍然由宋阀自己的人驻守,朝廷不得染指。
这个条件不可谓不苛刻,说白了,岭南宋阀只是名义上向隋朝称臣,保证平时不惹事儿。
除此之外,实际上和隋朝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隋朝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同意。
这就是岭南宋阀,这就是门阀!”
杨坚蓦然回首,惊觉当初的选择,是否是错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