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晚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青庐蝶变,秦梦长歌,率真的晚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尽管收割稻谷的劳作颇为辛苦,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衣衫,但琉璃和老者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爷爷,您看今年的收成多好呀!咱们以后再也不用发愁会饿着肚子啦。”琉璃停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身来,用手擦去额头上的汗珠,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满心欢喜地对老者说道。
“哈哈,是啊,小琉璃。这一切可都多亏了你哟,丫头。若不是你这些年来不辞辛劳地开垦播种,咱们这草庐四周恐怕依旧只是一片荒凉的荒地呢。”老者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慈祥的笑容,眼中满是对琉璃的疼爱与赞赏。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六个春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琉璃不仅学会了各种生活技能,如烹饪、纺织、耕种等,而且在武学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老者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毕生所学的武艺倾囊相授,从最基本的拳法掌法到高深莫测的内功心法,琉璃皆能融会贯通,并加以创新发展。如今的琉璃,已然成为一名身手矫健、武艺高强的女子。
每日黎明时分,天色尚黑,万籁俱寂,琉璃总会准时出现在竹楼前方那块空旷的土地之上。她轻盈地盘腿而坐,宛如一尊静谧的雕像,双目紧闭,神情专注,开始依照那位神秘老者传授给她的心法口诀,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体内那股微弱但却蕴含无限潜力的气息,沿着周身经脉徐徐运转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琉璃逐渐进入一种忘我之境。她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气流在经络之间穿梭游走,如同一群灵动的小鱼,欢快地奔腾流淌。不知不觉间,一层若有若无、淡若轻纱的光晕悄然从她身躯四周升腾而起,仿佛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这正是内力外放的奇妙景象。
此时,那位一直默默守候在旁的老者,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琉璃,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他轻声开口道:“丫头啊,在内力运行之时,务必做到心无旁骛,摒弃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其中。唯有如此,方能将自身内力发挥至巅峰状态,从而实现功力的突飞猛进。”
琉璃闻声,缓缓睁开双眸,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之光。她抬头望向老者,用力地点点头应道:“爷爷放心吧!孙女明白这个道理,定会加倍努力修炼,不辜负您的期望。”说完之后,琉璃再次合上双眼,重新沉浸于那片浩瀚无垠的内力世界之中……
练习完内功之后,接下来便进入到了剑法的修炼环节。只见那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双手紧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稳稳地站定身形,开始为一旁的琉璃认真地演示起剑法中的一招一式来。
老者的剑法犹如疾风骤雨一般凌厉无比,但同时又似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每一次挥剑而出时,那剑身所携带的剑气仿佛都能撕裂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而每一剑收回之际,却又如灵蛇入洞般迅速且稳健,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可以说,老者的每一剑都蕴含着令人惊叹不已的强大力量。
琉璃则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盯着老者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待老者演示完毕后,她迫不及待地伸手拿起自己身旁的宝剑,模仿着老者刚才的动作,有模有样地一招一式练了起来。
“这一招名为‘清风拂面’,你需要特别留意剑势的轻盈与灵动,出剑之时速度一定要快如闪电,收剑的时候也要像泰山一般沉稳扎实。”老者边亲自演示,边详细地向琉璃讲解着这一剑法招式的关键要点。
琉璃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老者的教诲,并将其铭记于心。随后,她便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反复练习着这个动作。起初,由于对技巧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她的动作显得有些生硬笨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练习次数的增多,琉璃的剑法逐渐变得娴熟流畅起来,剑招更是越来越凌厉,隐隐透出一股锐不可当之势。
除了那高深莫测的内功心法以及凌厉无比的剑法之外,那位神秘的老者竟然还毫不吝啬地传授给了琉璃一套精妙绝伦的掌法和一门飘逸灵动的轻功。
在掌法的艰苦修炼道路上,琉璃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尤其注重对自身力量的巧妙运用以及掌法招式的千变万化。日复一日,她坚持不懈地对着沉重的沙袋奋力击打,每一次出手都倾注了全身的力量与心力,借此来反复磨砺自己的掌力。
时光荏苒,随着日积月累的刻苦练习,琉璃的掌力愈发强大,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势不可挡。只见她猛地一掌挥出,那原本稳若泰山的沙袋竟被震得剧烈晃动起来,仿佛风中残烛般摇摇欲坠。
“丫头啊,这掌法可不单单只是要有刚猛无俦的力道,更关键的是要领悟并善于运用其中的巧劲才行呐!唯有如此,方可在真正的生死较量之中施展出更为惊天动地的威力哟。”正当琉璃专心致志地操练掌法之时,一旁静静观察的老者突然开口说道,并恰到好处地给予了宝贵的指点。
至于轻功方面的修炼,琉璃更是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决心。她时常身轻如燕地在茂密幽深的山林之间来回穿梭、上下腾跃,以此锤炼自身的身形步法以及移动速度。瞧她在那些纵横交错的树枝之间轻盈灵活地纵身飞跃,恰似一头身手矫健的猿猴,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历经漫长岁月的不懈砥砺,琉璃的轻功造诣已然臻至极高之境,此时的她已能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山林之间随心所欲地纵情驰骋,如履平坦大道一般轻松自如。
“爷爷!您看!”琉璃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般,满脸兴奋地飞奔到老者面前。只见她身形一闪,如同鬼魅般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而后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哈哈,好孙女,看来你的轻功确实又有不小的长进啊!”老者捋了捋胡须,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琉璃得意地笑了起来,一边比划着刚才的动作,一边说道:“爷爷,我现在感觉身轻如燕,仿佛能够御风而行呢!”
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但很快又严肃地叮嘱道:“不过,琉璃啊,虽然你如今在轻功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切不可因此而骄傲自满。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修炼,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方能在这充满危机与挑战的江湖之中站稳脚跟。”
琉璃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爷爷的教诲。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依然刻苦练习着轻功,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琉璃在武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无论是拳法、剑法还是内功心法,她都能迅速掌握其中要领,并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然而,当老者决定传授她兵法之时,琉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爷爷……这兵法实在是太过复杂深奥了,那些阵法、谋略什么的,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琉璃愁眉苦脸地看着手中厚厚的兵书,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挫败。
老者轻轻拍了拍琉璃的肩膀,安慰道:“兵法之道,的确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可成。你莫要心急,慢慢来,静下心去感悟其中的奥妙。相信只要你用心钻研,假以时日,定能有所斩获。”
听了爷爷的话,琉璃重新振作起精神,继续埋头苦读那本让她头疼不已的兵书。尽管过程十分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点一点地啃下这块硬骨头。
尽管在兵法学习的道路上荆棘密布、困难重重,但是琉璃那颗坚韧不拔的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她犹如一块干涸的海绵,竭尽全力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霖,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研读各种兵书上。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她总是手不释卷,沉浸于那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之中。
每当遇到晦涩难懂之处,琉璃便不辞辛劳地去向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虚心求教。老者虽已白发苍苍,但他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仿佛能穿透岁月的迷雾,引领琉璃走进兵法世界的深处。在老者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那些原本如同天书般的字句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然而,兵法之道博大精深,琉璃深知自己所学不过是冰山一角。尽管如此,通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对于兵法也算是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初步的领悟就像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就在琉璃埋头苦学兵法的这六年时光里,外面的世界却是风起云涌、变化万千。公元前 250 年的寒冬,秦孝文王突然驾鹤西去,整个秦国都被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随后,嬴异人在众人的瞩目中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王位,成为了新一代的秦王,史称秦庄襄王。
随着新王的即位,秦国朝堂之上顿时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暗中较劲,一场没有硝烟的权力争夺之战悄然拉开帷幕。政治舞台上风起云涌,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苦苦挣扎。
仅仅过去了短短三年,命运的车轮再次无情地转动。公元前 247 年 5 月,正值春花烂漫之际,秦庄襄王竟也猝不及防地离开了人世。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年幼的王子政在懵懂之间继承了大统。由于新君尚且年幼,无法亲理朝政,于是,秦国的政权在不知不觉间落入了丞相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掌控之中。
公元前249年正月,姬丹历经艰险,成功从赵国逃回燕国。是年底,他便被册封为太子。燕太子丹心怀壮志,深知国家面临的危机,于是广招门客,礼贤下士,结识天下良才。一时间,燕国太子丹求贤若渴的名声传遍天下,各方有志之士纷纷前往燕国,投奔在他的麾下。
在这连绵起伏、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四周皆是遮天蔽日的古老树木,繁茂枝叶相互交织,仿若为这片天地撑起了一把巨大的绿色穹顶。琉璃所居之处,静谧清幽,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唯有那潺潺的溪流声,偶尔的鸟鸣声,以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成为日常相伴的旋律。
然而,即便身处如此偏远之地,外界的消息也会如随风飘散的蒲公英种子,偶尔飘入她的耳中。往来于山林间的山民,或是前来采药的郎中,他们的只言片语,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琉璃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
一日,一位常来山中打猎的山民,在竹楼前稍作歇息,喝着琉璃递来的茶水,不禁感叹道:“如今这世道,可真是乱得厉害。秦国新王年幼,朝堂被吕不韦和太后把控,下面的臣子们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琉璃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虽未亲眼见过朝堂争斗,但仅凭想象,便能感受到那种波谲云诡的紧张氛围。
又有一次,一位路过的行脚商人说道:“燕国太子丹广招门客,想要与秦国抗衡,到处都在传他的事儿呢。”听到这些,琉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向往。她深知,天下局势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关键节点,就像一场即将爆发的暴风雨,而自己,就如同置身于风暴边缘的一片树叶,不知何时会被卷入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之中。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月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在竹楼前的空地上。琉璃与老者坐在竹椅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望着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琉璃不禁开口:“爷爷,您说外面的世界这么乱,咱们要不要出去看看?说不定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她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眼神中满是憧憬与期待。
老者闻言,眉头微微皱起,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色。他缓缓说道:“丫头,外面的世界复杂多变,充满了危险。人心叵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咱们在这山林里生活得好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何必去趟那趟浑水呢。”老者深知,一旦踏入尘世,便再无这般宁静的日子。
“可是,爷爷,我不想一直躲在这山林里。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用我所学的知识和武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琉璃站起身来,语气坚定,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这六年,她不仅学到了武功和生存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济世救人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老者看着琉璃坚定的眼神,沉默良久。他想起这六年来,琉璃从一个懵懂的少女,成长为如今有担当、有抱负的姑娘,心中满是感慨。他叹了口气,无奈又欣慰地说:“好吧,丫头。既然你心意已决,爷爷也不阻拦你。但你一定要记住,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人心隔肚皮,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嗯,爷爷,我记住了。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琉璃眼眶泛红,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她快步走到老者身边,紧紧地抱住老者,仿佛要将这份温暖与亲情深深烙印在心底。
此后的日子里,琉璃开始为离开山林做准备。她整理着自己的衣物和行囊,将老者送给她的佩剑擦拭得寒光闪闪。她再次回顾了自己所学的武功招式,确保万无一失。而老者则默默地为她准备了一些干粮和盘缠,还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一些江湖经验,一一传授给她。
终于,离别的这一天来临了。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竹楼上,琉璃背着行囊,站在竹楼前,与老者告别。她望着眼前这座熟悉的竹楼,这片生活了六年的山林,心中满是不舍。但她知道,前方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她。
“爷爷,您多保重身体。我会常回来看您的。”琉璃强忍着泪水,哽咽地说道。
“丫头,一路顺风。记得照顾好自己。”老者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牵挂。
琉璃转身,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山外走去。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的小径中,而这六年的山林生活,那些与老者一起度过的温暖时光,采药、练武、耕种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她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永远铭刻在她的心中。未来的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她毫不畏惧,怀揣着梦想与勇气,踏上了新的征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